世事如棋局,國際政治亦是如此。進入21世紀以來,一個長久不衰的話題總是被各方讨論,那便是中國崛起。
确實如此,自1978年中國推行改革開放的國策後,在短短的40年中迸發出令世人驚歎的發展活力,社會建設卓有成就,經濟發展日新月異,GDP總量躍升至世界次席,并遠遠甩開其他國家。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中國最早将在10年之内就可完成對美國的反超。與此同時,中國軍事變革也在同步發展,盡管外界都将解放軍軍力列入世界前三,但考慮到俄軍在特别軍事行動中暴露出來的結構性缺陷,中國軍事實力也是世界第二。
在中國發展高歌猛進之時,作為老牌世界霸主的美國自然不甘心退位,新舊兩強之間不可避免地爆發深層次矛盾。随着矛盾的加劇,中美戰略的博弈大棋已經悄然拉開帷幕。關鍵的問題是,誰能赢得這場曆史性對決的勝利?
近日,台灣專家石齊平在媒體上發文,就眼下中美博弈的大棋局發表自己的看法。
石齊平認為,中美競争大旗最顯而易見的特點就是對決激烈,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布局思考時間,在剛剛開局過後就直接進入短兵交接時刻。确實如此,中國的全面崛起發生在2010年左右,而當時美方并未将中國列為“頭号戰略競争對手”。
等到特朗普執政末期,中美戰略博弈以經貿摩擦的方式拉開序幕後,就直接進入深層次對決。如果将此比喻成一場拳擊比賽,那麼相當于中美兩位拳手剛走上擂台就開始出重拳、下狠招,沒有之前的試探,也就脫下傳統體育競技的面具,最終目的不在于獲得勝利,實現個人技戰術的提升,而僅僅局限于“擊倒對手”。
石齊平認為,中美博弈的大棋局基本圍繞兩個主軸展開:一是地緣政治,二是個别領域。
個别領域主要分為經濟、科技、貨币、軍事和太空。石齊平指出,經過幾十年的奮起直追,中國已經收獲亮眼的成績單,除了貨币領域之外,其他方向上中國不是已經追近、追趕上,甚至于被中國超越。
經濟方面,美國有限的優勢已經無法全面碾壓中國,中美貿易摩擦的例子已經說明,美方一旦選擇對華脫鈎,必定是兩敗俱傷(更可能是自我毀滅);科技領域,美國知識界已經承認,中國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科學方面處于絕對領先地位;軍事領域,中國雖整體遜色,但在高超音速武器等方面已經取得優勢;太空領域,中國厚積薄發,發展勢頭令NASA汗顔。
美式思維善于打直來直往的西洋棋,但對于複雜變幻的地緣戰略闆塊,美式思維則失去靈性,擅長謀略與布局的中國傳統思想,無疑能更加從容地應對地緣戰略變化。正因此,“東升西降”的态勢越發明顯,中國在世界棋盤上頻繁落子,布下一個生動立體的棋局。
1、串聯起“一帶一路”的中歐班列,有效彌補海上運輸的不足,振興亞歐之間的貿易往來;
2、上合組織持續擴容,伊朗即将加入,後續國家正排隊遞交申請書;
3、亞投行成員國數量過百;
4、新時代中外能源合作體系(中俄、中伊)初步建立;
5、人民币國際化穩步推進
……
相較于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國單方面的軍事之争、霸權之争,中美博弈的這副大棋無疑内容更加豐富,發展更加跌宕起伏富有戲劇性。從長遠的角度分析,石齊平認為,已經領先半個身位的中國最有可能在這場競争中勝出。
文章最後寫道,截止目前,中國在這盤時代大棋中表現得十分精彩,反觀美國,仍在陷入持久性内鬥,或許這就已經注定了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