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起,在湘南的老家,中元節是極為重要的節日。
中元節曆史極為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祭祖或時祭。在初秋來臨時,已有許多農作物成熟,人們也往往借此慶祝豐收、酬謝大地。
在老家,中元節并不叫學名,隻稱呼為“七月半”,但節從七月初十就開始了。節日以祭祖為主,但新米磨粉蒸肉、新米制粽等,多多少少也與慶農有關,當然,其核心是敬祖盡孝。
初十,家家戶戶早收拾停當。傍晚時分,家主攜子侄至村口龍門,燒紙錢,迎接祖先。因為,初十至十五是逝去祖先被允許歸家的日子。
十一日起,家家戶戶開始祭奠茶飯,早餐、點心、午餐、晚餐,缺一不可。若是宗族大,則每家輪流祭奠。若單門戶,則初十至十五日全祭,其中一日為大祭,須飯菜豐盛,另請合族長輩前來共聚。
中元節還有重要的一環,就是燒衣包給祖先。
以前,祭祖比較中規中矩,每每是父親買回各色衣彩紙,折疊整齊,再寫腰封,上書故祖父某某故祖母某某查收,孝子孝孫某某敬獻等等。
如今工業發達,燒衣包不僅僅是燒衣料與紙錢,紙衣出了套裝,還搭配有同色系鞋子,另有紙元寶、紙手機、紙汽車等等,如果逝去的祖先們收到,必定也能時尚一把。
十三或十四日燒衣畢,十五日傍晚則要送祖先。新米制粽,新稻杆燒末過濾的堿水煮粽,清香四溢,另備各色鮮果等,意在讓一年才歸家一趟的祖先們不空手而去。
許多年過去,在鄉村裡居住的人日少,而每年的七月半,故土的人們還是紛紛返鄉,祭奠祖先,若未務農,也買粽上供,以全心念,遷居至城市者,也在路口迎接,家中供飯,不曾怠慢。
隻是,我一直未曾弄懂,故鄉的這一習俗,是來源于道教,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或許,又是融合了二者為一?
或許,來源已經不再重要罷。畢竟,這一流傳至今的祭祖大節,遵循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提醒人們敬祖盡孝、不忘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