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咖啡愛好者。記得有段時間,喝咖啡跟上瘾一樣,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不然全天都感覺不對勁。對于“黑咖啡”,或是拿鐵、卡布奇諾、摩卡這類咖啡,我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第一次聽到“白咖啡”,卻是在不久之前。
朋友從外地旅遊回來,給我帶了2袋咖啡,雖說包裝袋上看,就是咖啡的模樣,但是名字那寫的卻是“白咖啡”。當時我就覺得很好奇,白咖啡是不是什麼新品種的咖啡?或者說泡出來的是跟牛奶一樣的白色?泡來品嘗後,我發現,白咖啡的咖啡味不是很重,沒有黑咖啡帶有的苦澀味,相反感覺奶味更重一些。
“白咖啡”究竟是什麼品種的咖啡?跟我們平時經常見到的“黑咖啡”有啥區别?對此,我特地做了一番功課。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咖啡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這兩種咖啡有何不同?
“白咖啡”和“黑咖啡”啥區别?
先來說說這兩種咖啡在外觀上的區别。
如果大家買的是包裝好的咖啡,那白咖啡的包裝袋上,都會明确标上“白咖啡”這仨字,或是英文單詞“white coffee”。打開以後,裡面的咖啡粉末偏小麥色,中間還會夾雜着一些深色的咖啡粉末,泡出來的咖啡,呈淡淡的奶黃色。
黑咖啡的名字裡通常都會帶有“黑咖啡”這仨字,或是英文單詞“black coffee”,沖泡後呈黑褐色的液體,顔色要比白咖啡深很多。
除了在外觀上的不同外,相信大家更關心的,是它倆在原料、制法和口感上的區别,下面就逐一來說說。
從原料上看,白咖啡是馬來西亞的一種土特産,選用的原料為特級咖啡豆,以及脫脂奶粉、奶精等,可以說,原料裡不止有咖啡,還添加了其它的一些成分。黑咖啡的成分則比較純粹,是用咖啡豆萃取出來的原液,是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咖啡;
從制法上看,白咖啡采用的是中輕度低溫烘焙及特殊工藝,能大量去除咖啡因,避免了高溫碳烤帶來的苦澀味。黑咖啡則是咖啡豆經高溫炒制後制成,喝的時候再煮成咖啡原漿;
從口感上看,白咖啡的咖啡堿含量較低,喝起來沒有過多的苦味、酸味或澀味,口感會更加柔和順滑。黑咖啡的咖啡堿含量較高,集合了咖啡香、甘、醇、酸、苦五味的特點,放涼後帶有明顯的酸味。因此,很多不經常喝咖啡的朋友,會不喜歡黑咖啡的口感。
由上可知,白咖啡和黑咖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咖啡。白咖啡主要産自馬來西亞,經過特殊制法和工藝處理後,口感受衆範圍更廣,沒有明顯的咖啡苦澀味;黑咖啡的原料為咖啡豆,能充分彰顯出咖啡的原味,口感更豐富,但是會帶有明顯的苦味。
白咖啡和黑咖啡,減肥不能喝哪種?
經常健身的朋友,應該知道咖啡是一種很好的減肥食物。它背後的科學原理是,經過特殊烘焙的咖啡,當中含有的天然咖啡堿成分,能夠有效地分解體内脂肪,将脂肪釋放在血液中,這時候進行适量運動,就能有效促進脂肪的燃燒。
但是,咖啡減肥有2個大前提,卻經常被很多人給忽略掉。一個是在咖啡的選擇上,必須是沒有加任何添加劑的咖啡,這樣咖啡中的咖啡堿含量才比較高,也不會因為添加劑的關系帶來過多的熱量;另外一個是結合運動會事半功倍,因為運動可以提高咖啡堿在體内的活躍程度,加快脂肪的燃燒過程。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喝的是各種加了大量糖、香精等成分的咖啡,或是每天光躺着不動,就指望着喝咖啡減脂,那跟做白日夢沒啥區别。
在了解了咖啡減脂背後的原理後,我們再來看看,白咖啡和黑咖啡,是否能滿足減脂咖啡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售賣的白咖啡,多為三合一的速溶咖啡,很難買到純粹的隻加了脫脂奶粉的白咖啡。我們如果看下這些白咖啡的配料表,就會大吃一驚,如下圖:
配料成分裡排在第一位的,竟然不是跟“咖啡”有關的原料,而是植脂末。接下來是一長串的食品添加劑,排在倒數第三位的,才是跟咖啡相關的。而從營養成分表處,我們也能看出,沖泡出來的每杯白咖啡的熱量,約為708千焦,即169大卡。
再來看看黑咖啡。
同樣是速溶咖啡,黑咖啡的配料表處隻有簡單的一行字,冷凍幹燥速溶咖啡粉。在營養成分表處,我們也能看出,黑咖啡裡的糖含量為0克,沖泡出來的每杯黑咖啡,熱量大概在25千焦(按規格裡的2克泡一杯算),即5.9大卡。
無論是從配料表上看,還是從熱量上做個對比,相信大家對“減肥不能喝哪種咖啡”,心中已經有數了。市面上賣的大部分白咖啡,多為加了糖和各種添加劑的速溶咖啡,一杯咖啡的熱量并不低,不太适合減肥期間喝。
【懶喵心得】
通過上面的分享,相信大家對白咖啡、黑咖啡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其中白咖啡源自馬來西亞,在選用的原料和工藝上,都跟黑咖啡有所不同,喝起來咖啡味沒那麼重。黑咖啡則是沒有加任何修飾的原味咖啡,喝起來帶有明顯的咖啡苦澀味。
對于想減肥的朋友來說,原料成分裡加了各種添加劑、糖的速溶白咖啡,建議還是少喝為好。此外,黑咖啡熱量雖然低,也建議大家要控制好量,畢竟過猶不及。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随手點個關注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