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故宮武英殿飛檐兒上站着的一行怪獸叫什麼名字嗎?你清楚獬豸、鬥牛、獅子、狎魚、狻猊、天馬、海馬、行什、骊龍、谛聽、朱雀、飛魚們,它們來自何方、有何神力嗎?你聽過這些古靈精怪的家夥在宮裡生活了六百年而積攢的滿肚子故事嗎?
冰心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家、知名童話作家常怡的系列童話《故宮裡的大怪獸》,以故宮裡的一系列萌獸為主角,講述小學生李小雨跟随怪獸們的大曆險。該系列童話自2015年出版以來,簡體中文版圖書已發售300萬冊,版權輸出到十餘個國家,深受無數孩子和家長的喜愛。
4月13日,《故宮裡的大怪獸》(第四輯)新書發布暨系列暢銷300萬冊紀念活動在西西弗書店·北京華聯常營店舉行。常怡給讀者們帶來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怪獸知識主題分享;慢學堂創辦人、深耕閱讀研究所所長李一慢,海澱區定慧裡小學《故宮裡的大怪獸》閱讀項目發起人、教師王欣,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來到現場,闡釋了對該書的閱讀體會,傳統文化傳承、故宮與文學創作,以及兒童閱讀等方面的理解;來自定慧裡小學的兩位小讀者還在活動中講述了自己與《故宮裡的大怪獸》的故事。
新書展示新怪獸、新特色
《故宮裡的大怪獸》系列童話是首部走進孩子視野的故宮題材童話,已共出版12冊,本次活動發布了最新第四輯的三冊。它通過小學生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個神奇的寶石耳環而展開。李小雨借助“洞光寶石”的神奇魔力,居然聽到在故宮裡生活了幾百年的怪獸、仙人們開口說話,并經曆了許多驚險故事。
第四輯延續了前三輯的主要角色和叙事方式,并有了新的特色:首先怪獸的來源更廣,除了故宮常見宮殿與建築上的怪獸之外,還講述了許多展品上的怪獸;其次想象力更加豐富,故事更加精彩,如李小雨穿越到清朝,與小宮女交上了朋友;再次融入了更多的曆史傳說、傳統文化以及自然知識;最後以故宮中真實存在的宮貓為原型創作出了幾個小故事,如景仁宮的鳌拜請楊永樂幫忙遛狗;此外,故事還擴大到了故宮周邊的建築,如大高玄殿“鬧鬼”事件,帶小讀者們逛得更遠。
童心表達傳統文化契合兒童閱讀特點
在常怡眼中,冷冰冰的石獅和銅獸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它們是有血有肉的神獸,它們的地位不同,承載着不同的意義與職責,古人在雕刻這些神獸時也是非常考究的。在這些怪獸、神仙故事中,有西式的夢幻,也有中式的傳說,還穿插着很多生活、自然常識,民俗文化,以及善良、正直、信念、愛與責任等的啟迪。它不僅帶領小讀者“紙上遊故宮”,還向大家打開了琳琅滿目的中華優秀文化資源寶庫,又将當代少年兒童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讓小讀者倍感親切。
對此,李一慢從“傳統文化的童心表達”的角度對該書作出解讀,他表示,傳統文化是需要當代表達,更需要兒童化的表達的。他說:“《故宮裡的大怪獸》将人類傳說與無形遺産置放在故宮這個有形的特定空間,把皇家的、理想化的、神秘性的、建築的祥瑞變為兒童文學的、藝術的、人文的‘童話部件’,除了故事的講述外,更重要的是給小讀者以情感的影響。特别是在影響兒童之前先打動了父母和老師,轉變了我們成人觀察遊覽故宮的視角,讓故宮在我們心目中日益親切起來。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孩子們的中國心傳統情越發普遍和深厚。”
搭建孩子們與故宮之間的橋梁
作者常怡通過故宮實際存在的、看得見的這些“怪獸”和看不見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衆多中國神話和傳統文化資源。她深耕中國傳統文化寶藏,查閱參考了大量關于故宮的典籍和《搜神記》《山海經》等曆史書籍,提煉出中國神話精髓,用文學的筆觸,賦予神獸迥異的性格和經曆。
劉國輝指出,故宮文化越來越大衆化的當下,如何真正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吸引孩子走進故宮是值得思索的問題。他說:“《故宮裡的大怪獸》正是一次成功的實踐,它巧妙地以孩子喜愛的怪獸形象為切入點,改變孩子對故宮的傳統印象,讓孩子開始更加願意走進故宮,探索故宮,進而愛上故宮。”也正因如此,這套書獲得了故宮“官方認證”——得到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霁翔的特别推薦,被稱為“孩子們與故宮之間的橋梁”。
劉國輝認為,作者常怡懷着一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心,用豐富的想象力與出色的故事講述能力,将傳統文化、怪獸形象和當代孩子的生活這些元素完美地糅合到一起,将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生活落實到筆尖,再送入孩子的心中。
據悉,由常怡主講的《故宮裡的大怪獸》主題知識講座已經走進了全國各地100所左右的學校,深受師生歡迎;同時,有不少學校還根據圖書開發了立體的閱讀課程。作為炙手可熱的文化大IP,由《故宮裡的大怪獸》改編的音樂劇已于2018年開啟全國巡演,其動畫片、電影等也将陸續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