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鹧鸪天寫景
蘇轼鹧鸪天寫景
更新时间:2025-04-13 05:49:10

蘇轼鹧鸪天寫景(宋代蘇轼瑞鹧鸪)1

創作背景:

蘇轼在《烏台詩案》中說:“熙甯六年,任杭州通判,因八月十五日觀潮作詩五首,寫在安濟亭上。”其詩即《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王文诰《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卷十指出:“八月十五日觀潮,題詩安濟亭上,複作《瑞鹧鸪》詞。”合而觀之,可知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甯六年(1073年)八月。

蘇轼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瑞鹧鸪·觀潮注釋:

碧山影裡小紅旗。侬是江南踏浪兒。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争唱浪婆詞。

青山影裡舞動着小紅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夥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簡酩酊醉,兩岸觀衆齊唱浪婆詞。

山簡:字季倫,晉時人,好酒,《晉書》記載當時的兒歌嘲他“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浪婆:波浪之神。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qī)。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西興渡口賽舟的帆剛落,漁浦山頭的太陽還沒有偏移。我想送潮該唱哪一支曲?對酒還應高歌陳太守作的詩。

欹,通欹,傾斜。底,什麼。歌底曲,唱啥子歌曲。使君,指杭州太守陳襄。是日作者與陳襄同遊。陳襄字述古,在當時也是有名的詩人。

蘇轼的主要作品有: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贈劉景文、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菩薩蠻·回文夏閨怨、石鐘山記、浣溪沙·端午、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鹧鸪天·林斷山明竹隐牆、行香子·述懷、八聲甘州·寄參寥子、前赤壁賦、念奴嬌·中秋、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行香子·過七裡濑、自題金山畫像、守歲、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醉翁操·琅然、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春宵、惠州一絕 / 食荔枝、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行香子·秋與、臨江仙·送錢穆父等。

《瑞鹧鸪·觀潮》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今日份好看朋友圈背景圖
今日份好看朋友圈背景圖
美食可以直達内心。更重要的是,可以直達靈魂。關心但不介入,理解未必苟同,值得珍惜的情感都是建立在“教養”之上的。——秋微不論受到什麼樣的侮辱。隻要我的家人不知道,那就不是事。——《我的大叔》隻要用自己的想法,選擇重要的部分并活下去,你就是自...
2025-04-13
綠蝴蝶象征什麼
綠蝴蝶象征什麼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在莊周的美夢裡,在梁祝浪漫的愛情故事中,在蘇轼、柳永、晏殊等大詩人“蝶戀花”的詞牌下,都舞動着幾隻蝴蝶。▲《嘉禾草蟲圖》南宋吳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蝴蝶古代又叫...
2025-04-13
參觀紅色紀念館弘揚革命精神
參觀紅色紀念館弘揚革命精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餘雯雯通訊員楊尚其浙江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杭州龍井路138号,館内有辛亥革命烈士墓葬群和紀念碑。自1997年正式開放以來,浙江辛亥革命紀念館接待了衆多愛國人士。為更好地讓市民遊客緬懷革命先驅,感受曆史巨變,學習革命精神...
2025-04-13
我為群衆辦實事事情雖小但暖人心
我為群衆辦實事事情雖小但暖人心
七裡河公安始終牢記為民服務宗旨立足崗位實際積極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活動以實際行動架起與人民群衆之間的連心橋01找到走失的老人3月22日下午,一群衆将印有“雷霆出擊,破案神速,社會良心,匡扶正義”的錦旗送到小西湖派出所,以表達感激之情。3月...
2025-04-13
家居擺件純銅關公
家居擺件純銅關公
關公,本名關羽,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将領。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作為“忠義仁勇”的化身,受到了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的頂禮膜拜,在中國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俗專家認為,關公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脈,以儒家文化為内核,以傳統...
2025-04-1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