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靜 張琪
這十年,焦波走過中國很多村莊。他用鏡頭深刻地理解着以自己爹娘為代表的農民,用雙腳丈量着鄉村,在土地上為奮鬥的人們留影,為中國留影,為時代留影。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農夫導演”焦波,聽他講述鏡頭裡中國鄉村的十年發展。以下為焦波的自述:
從2012年到2022年,我們國家走過了輝煌的十年。這十年,也是我事業發展中一個重要階段。
這十年,我喜歡跑到鄉村裡,拍攝中國鄉村紀錄片。為什麼要拍攝中國鄉村?這源于我的一個初衷。我用30年時間拍攝我的父母,完成了《俺爹俺娘》這部影像作品。可是,人總有一天會走的,關于爹娘這部作品,總有一天會拍完。但是,爹娘的“爹娘”——中國鄉村,是永遠拍不完的。所以,從2012年春節起,我開始駐紮在鄉村。
這十年時間,我們在淄博沂源杓峪村拍攝《鄉村裡的中國》,又到菏澤曹縣丁樓村拍攝《淘寶村》。菏澤曹縣丁樓村,是中國在電商方面開展得又早又成熟的村莊。我們在這裡駐紮了一年,拍攝村民從事電商工作的過程。我看到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服輸,敢想敢幹,也見證了他們村子的迅速變化。
後來,我們又到泰安市東平縣耿山口村拍攝《黃河之水天上來》,記錄黃河灘區村民的搬遷過程。黃河灘塗扶貧遷建也是山東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在這個村莊,我們的團隊駐紮了幾年時間。再後來,我們還去過菏澤市郓城縣,拍攝殘疾女孩做電商的故事,名字叫《油桃妹》。這部紀錄片的其中一名攝影師叫北川,他在汶川地震時失去了父母。我教他攝影,想讓他盡快走出陰影,走進陽光,用攝影機的鏡頭打開心扉。
在這些紀錄片中,我比較喜歡的是《鄉村裡的中國》。這個小小的村莊,能夠折射出大中國鄉村發展的影子。尤其主人公杜深忠,他是一個追求精神文化、個性非常鮮活的人物。拍這個片子,我們跟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們變成了一家人。
作為記錄者,我們遇到了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有很多值得我們記錄的東西。所以我帶領團隊深入農村,拍攝中國鄉村變化的紀錄片。這幾年來,我們拍攝了9部鄉村題材的紀錄片,見證了脫貧攻堅。
最近,我們又回訪了幾個村莊,看到這幾年來發生的新變化。我們回到《鄉村裡的中國》拍攝地淄博沂源杓峪村,村民把蘋果種得越來越好,還發展鄉村旅遊,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真正看到農民生活的變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他們的幸福。
說起這十年裡我個人的變化,除了年齡增長,我也從農民身上受到很多啟發。他們身上的那股子堅強、堅韌,給我很多力量。
這十年,我專注拍攝中國鄉村,拍攝中國農民,就想為鄉村寫史,為農民立傳,我覺得這個目标已經實現了一部分。這部“史”,這部“傳”,已經完成幾個篇章。但這還遠遠不夠。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還要繼續拍下去,為鄉村的史、農民的傳,繼續拍攝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