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在外,在跟外國人打交道時,要不要用英文名,還是堅持用中文名,是很多留學生遇到的一個問題。
關于取英文名的原因有很多,有人是因為出國學習,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的語言環境,方便打交道,就以英文名相稱。
而有人取英文名是逼不得已.....
中文名字讓外國教授頭大
早在2015年,中國學生中文名問題就已經成了美國國際教育工作協會的重點讨論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曾經報道,在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的年度會議中,中國學生姓名的問題成了熱點。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學習,并且人數還在攀升。
但是,會議指出,美國教育工作者對中國名字的發音能力卻并沒有自然而然地跟着提高。
來看看留學生們現身說法:
@卿本念念
我班當時有個叫秦晴晴的女生……沒有英文名,老師每次念名字你懂的~~
@letgo00
我是把名字三個字中間的那個字挑出來當英文名的,我中間是個“金”字,所以英文名就是Jin,結果一幫老外都管我叫Gin,我特麼都瘋了
@想不出叫啥
我同學叫王詩婷,那叫一個尴尬。
Q
Q開頭的音節,中英發音完全不同,
對外國人堪比天書,念法取決于良知,
外國人看到「qu」多半要念成「ku」。
qing,有時被叫做king,有時被叫做queen
X
姓“夏”,同學朋友都叫我“hi”.......
名字裡有個“雪”字,已經聽過不下10個版本的不同發音...
四年了,我的“xiao”一直被老師讀作“qiao”
Z
名字裡有個“竹”字,外教問有沒有英文名,我說沒有,對方說,好的,ju.........
G
名字裡有“歌”字,老是被叫作雞雞雞.....
也不說總是,但,也許五個留學生裡一抓,大概就有兩三個是“受害者”,剩下的兩個或許也見證過朋友經曆過這樣的尴尬瞬間。
所以,有時候真的不是不想用自己的中文名,而是教授對于中文拼音的發音能力實在讓人“男默女淚”。
一不小心,自己原本還挺有詩情畫意的中文名,在外國教授口中便會成了哪兒哪兒不對的四不像了。
留學生更愛用中文名還是英文名?
福特漢姆大學的國際學生導師珍妮佛·沃斯曾通過對本校中國學生的調查發現,75%的被調查者使用的是英文名。
但幾乎所有人都表示,如果不會講中文的人也能正确讀出中國名字的話,他們更願意用中文名。
不少中國留學生開始棄用英文名?
實際上,在英國等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有不少中國留學生開始棄用英文名。
那麼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突然覺得為什麼要有英文名”
一位在倫敦從事市場營銷行業的Chen先生在接受鳳凰網采訪時說,現在他隻有1%的情況下才會使用英文名。
這麼做的原因很單純,隻是他 “突然有一天覺得為什麼要(有英文)名字。
“你的護照名很酷”
以前有一個英文名被視為“洋氣”,但中文名也可以很“酷”。
一位在英國生活四年的女孩總結自己放棄英文名的三個理由:
第一,中文名更直接,在多元文化的國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有英文名。
第二,在大多數人都使用英文名的環境中,中文名更有個性,更容易讓人記住。
第三,時尚圈本身就提倡個性化,越奇怪、越個性的名字越受到追捧。
一位老師甚至鼓勵地告訴她“你的護照名很酷”。
總之,在他人的鼓勵下、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的感染下,她也越來越“勇于做自己”。
“我覺得自己是假冒的,不像自己了”
一位在澳洲讀書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在出國前她就有英文名了,但一直以來都很難對它産生像中文名那樣的認同感,甚至讓她感到自己是在“假裝外國人”,“不像自己了”。
直到聽了一位德國老師的一席話後,她才下定決心不再用英文名。
這位德國老師每次介紹自己的名字時,都堅持教學生德語的拼寫方式。
她還勸告中國留學生說,她的中文名很好聽,不必過于為别人着想(而改掉自己的本名)。相反,“不管你本來的名字是什麼,對方都應該努力記住它。”
對歧視的反抗
對于曾被歧視的人來說,用回自己的中文名,是一種對歧視的反抗。
2017年,時逢中國農曆新年,本是歡歡喜喜的時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裡卻發生了一起明顯針對中國學生的名牌撕毀事件——
不少中國留學生因為宿舍門牌上寫了自己名字的中文拼音而被有意撕毀,而一些中國留學生因在名牌上寫了英文名而“幸免于撕”,如此專門針對“中文名”的破壞行為,令中國留學生氣憤不已。
他們譴責該行為并錄制視頻《說出我的名字》,介紹中文名背後含義,“讓不懂我們名字深意的人尊重我們的名字,最好的方法是向他們介紹,告訴他們我們的名字有多美”
這次哥大“撕名牌”風波更是引發了留學生群體的文化思考。
在出國的留學生中,幾乎所有人都會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它像一塊迷彩服上的布料,大家紛紛“穿上”,以為這是必備之物。
為了讓他人讀起來方便,或為了更快的融入陌生環境,或希望别人能夠記住自己等種種原因,一些留學生将自己本來的中文名一步一步塵封。
但是,當标有中文拼音的名牌被撕去的那一刻,他們逐漸意識到,中文名字對自己是多麼重要。
其實,每個人是選擇中文名或英文名背後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文化不自信或迎合他人的表現,還與身份認同、文化、曆史、社會包容度等因素有關。
大部分人使用英文名都是從實用和方便的角度出發,名字隻是一個代稱,而中文名,本身被賦予獨特的含義,遠遠不是英文名所能代替的。
#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