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師德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此人雖然沒有狄仁傑的後世名聲大,但他讓武則天不由自主地為他鳴不平,被狄仁傑稱為貴人,還自歎不如。婁師德到底做了什麼,讓武則天為之不平,讓狄仁傑自愧不如呢?
在武則天的宰相中,婁師德是最膽小的一個,很會自嘲。有一次,婁師德和李昭德一同上朝,因身體肥胖,婁師德走得很慢,李昭德多次停下來等他,他還是趕不上來。李昭德不禁生氣地罵道,你這個鄉巴佬!
同是宰相,同朝共事,李昭德罵人顯得有些不厚道。但婁師德沒有介意,而是笑着說,師德不是鄉巴佬,誰是鄉巴佬。
婁師德不但自己不招惹是非,也不讓家人張狂。有一次,婁師德的弟弟去做地方官,臨行前,婁師德問弟弟,他心目中的保全之策是什麼?婁弟弟回答,如果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不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
誰知,婁師德卻憂心忡忡地說,這正是他最擔心的。他分析道,人家朝你臉上吐口水,是對你發怒。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人家會更生氣。你應該笑着接受,讓唾沫不擦自幹。
成語“唾面自幹”就是從這裡來的。婁師德似乎膽小得有點窩囊。但他也不是沒有一點脾氣,有時候也會生氣。
婁師德巡視并州時,和下屬就在驿館吃飯。期間,他發現自己碗裡的是精細的白米,而下屬卻是粗糙的黑米。同一撥人不同對待,婁師德很生氣,他把驿長叫來責備一番。
驿長一邊謝罪一邊惶恐地解釋,恰好存糧不多,一時又沒那麼多好米,隻好給下屬吃粗食。
原來如此。婁師德不再責備,反而開導驿長,是自己來的太倉促,沒有提前打招呼。說完,婁師德把自己的飯也換成粗食,和下屬同甘苦。
還有一次,婁師德到靈州出差。一行人在驿館吃完飯準備離開了,婁師德手下的判官向他訴苦,這個驿站的人都是勢利眼,光顧着忙着招呼大人物,害得我們這些小人物連口水都沒喝上。
宰相門房七品官,更何況是宰相手下的官員。婁師德又生氣了,讓人把驿長叫來責備:判官與納言有什麼區别,你竟敢不理他?拿闆子來。
眼看要挨闆子,驿長連忙叩頭請罪。婁師德并沒有去拿闆子,而是接着說,我本想打你一頓,但我一個大使打你一個小小的驿長,傳出去對我名聲不好。告訴你的上官吧,你小命又難保。算了,思來想去還是饒了你吧。
驿長又是磕頭又是流汗地狼狽出去了,婁師德望着他的背影,對判官說,看,我替你出氣了。在他的意識中,責備幾句就是替人出氣了。
婁師德的膽小,一方面是出于對自己的保護,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朝廷的穩定。這是一種境界,委曲求全,顧全大局。
婁師德是狄仁傑的貴人,他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除了武則天,他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包括狄仁傑自己。
狄仁傑因為不知道婁師德的推薦,總覺得他窩囊,就多次排擠他,多次在武則天面前說他壞話。武則天實在看不下去了,找個機會跟狄仁傑談心。
武則天采用迂回策略,問狄仁傑,你覺得婁師德賢明嗎?
狄仁傑如實回答,婁師德作為将領謹慎守職,至于是否賢明,我不知道。這等于是否認。
武則天又問,婁師德知人嗎?
狄仁傑搖搖頭,我倆同僚,沒聽說過他知人。
武則天終于忍不住說出來,她告訴狄仁傑,你當宰相就是婁師德舉薦的。說完,她拿出當初婁師德舉薦的奏章。
狄仁傑看完非常慚愧。從此,他逢人便說,婁公盛德,我不及他太遠了!
婁師德低調到讓皇帝親自為他喊冤叫屈,這樣的人在曆史上少有。婁師德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