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 維
dúzàiyìxiāngwéiyìkè 獨在異鄉為異客,
měiféngjiājiébèisīqīn 每逢佳節倍思親。
yáozhīxiōngdìdēnggāochù 遙知兄弟登高處,
biànchāzhūyúshǎoyìrén 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背景
王維(701-760),唐代詩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濟)人。他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人們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注詞釋義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時在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飲菊花酒來避災的習俗。
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異鄉:他鄉。
倍:加倍,更加。
遙知:遠遠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據說可以祛邪、避災。
古詩今譯
獨居他鄉是外來的客,每逢佳節更加懷念家鄉和親人。遙想弟兄們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隻少了我一個人。
名句賞析——“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是王維的一篇思鄉懷親的名作。前兩句寫自己獨自漂泊在遙遠的他鄉,日夜思念着故鄉和親人,每逢佳節來臨,孤獨的感覺更加深刻,思鄉懷親之情也會倍加銘心刻骨。這裡所說的“佳節”,雖然泛指一般的美好節日,但更是為本詩所寫的“九月九日”(即“重陽節”)作鋪墊。後兩句寫重陽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古來就有登高飲酒、佩插茱萸的風俗。而今,詩人想象着兄弟們成群結伴、登高飲酒的情景,同時他也設想因為自己無法親臨盛會,共享歡樂,兄弟們也會感到一種無法團聚的缺憾。這首詩從對方着筆,展開想象,更加顯得情深意厚,并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