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同觀閣書齋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電報是一種比較快捷的遠距離通訊方式。當時發電報是郵局的主營業務,到郵局發報人需要填一張表格,寫上收報人姓名、地址及電報内容。
工作人員給你開一張題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電報報費收據。這張1969年的電報收據上寫有:原來号數903, 發往地北京,報類,字數51,發報月日12月13日,時間0750,特别業務标識,發報人住址姓名,譯費共計一元五角三分。
下面注:1、此據須蓋有郵電局戳記方可生效。2、如有查詢事項憑此據辦理。
發電報速度快,但收費較高,從這張收據中看出,每個字3分錢。所以電報的内容需要斟字酌詞,要控制字數。
曾流傳一則打電報笑話,妻子給遠方的丈夫郵寄一條被子。不久,丈夫發來電報,隻有三個字:“由、甲、申。”妻子看不懂,就拿電報問當老師的鄰居。鄰居笑道:“電報上講,你丈夫蓋被子,蓋住腦袋就蓋不住腳,蓋住腳就蓋不住腦袋,蓋住身子,腦袋和腳都蓋不住了。”這個笑話不管是真是假,但說明了當時發電報費用高,盡可能縮減詞語,言簡意赅。
當年胡同鄰居哪家來電報,就會聽到送報員的喊聲:“某某,有電報,拿戳!”。這是一份80年代校企辦公室電報,封面寫有中國人民電信電報,背面寫有:“電報号數ST 3221,報類G,發報局名紹興,原來号數p3566,字數32,交發日期24/0856,抄收日時0951,特别業務,地址”。
底下寫有注意:1、如此電報系誤投,請即退回本局或撥電話号碼通知本局派員取回。2、如此電有疑問,請帶原電底向本局查詢。内頁電報内容一側加蓋電報專用印章。
還有一封慶賀電報,“值《中國證券報》湖南聯絡站成立之際,我們表示最熱烈祝賀,并祝事業興旺發達!
随着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逐漸普及使用,就很少有人再發電報了,2003年前後,郵局營業廳停止了電報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