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濟公,相信大家對遊本昌老師扮演的濟公印象最深。“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這一首濟公的主題曲常在腦中回響。劇中那為人正直,行事瘋癫的濟公深受觀衆們喜愛。遊本昌版濟公改編自清朝小說《濟公全傳》和民間故事。相比于家喻戶曉的電視劇版濟公,這一部小說卻鮮為人知。那麼電視劇版濟公為什麼相對于《濟公全傳》的默默無聞會取得成功呢?
首先,相比于《濟公全傳》,電視劇版濟公對原文内容進行了合理的篩選,選擇的都是一些诙諧幽默又傳播真善美的故事。這本小說的水平并不高,《濟公全傳》通篇60多萬字,有240回,故事重複,叙述拖沓。如捉拿華雲龍的情節,原著裡竟然占據70多回。所以在閱讀時會給讀者一種不耐煩的感覺。
此外,這本書裡還描寫了很多光怪陸離的事。如濟公捉妖的情節就不少,這些妖精都有幾千年的修為,包括狐妖,黃鼠狼等等。濟公還和多位三清教的道士鬥法,如把這些情節都拍成電視劇,那麼電視劇版本的濟公可能更像是《聊齋》。
所以電視劇版本中着重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故事。比如選取了陰陽淚水、妙手移瘤、醉接梅花腿等故事。這些故事都并不複雜,老少鹹宜,并且這些故事可以突出濟公的艱苦救世,使這一個形象更能被觀衆接受。
除選取合适内容外,電視劇還對原著進行合理改編,加入了許多引人注目的元素。《濟公全傳》裡有些故事冗長無味,比如在捉妖的情節上,過程大多重複,濟公隻要露出三光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的照去他們幾百年的修為,僧帽一蓋就可以毫不費力的讓他們現出原形。這樣的情節是很難吸引讀者深入閱讀的。
故電視劇中把原本平淡的情節進行了創造性的改編,使情節更加有趣。比如劇中有一個修萬緣橋的故事,原著寫的是一位公子為尋母而捐銀,在尋得母親之後也并沒有後話了。而電視劇中改編成一位叫黃蓮的漂亮女子為尋母而捐銀,且半途中出現一位苦瓜大哥出手相助,使黃蓮得知老母下落。最後在濟公的牽線下,苦瓜大哥和黃蓮姑娘還看對了眼。苦瓜配黃蓮,這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事。
最後,電視劇版濟公是對原著内容的升華,抛棄了小說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突出了濟公普世救人的形象。可能是因為在封建社會,圖書出版需要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所以原著中寫的濟公是站在維護統治階級的一方,還宣揚着“富貴自有前生定,貧窮也是你命該招”之類的封建糟粕,雖說濟公是在幫助底層民衆,但是這種行為更多的隻是站在緩和底層人民和統治階級的矛盾上。
比如,在《濟公全傳》中濟公被拜為了當朝丞相的替僧。當朝丞相叫秦丞相,是曆史上知名大奸臣秦桧的兒子。這位秦丞相也并非善類,身邊也是些無惡不作之人。但是在文中除了一開始為了得到秦丞相的尊重,和他鬥智鬥勇外,基本沒有再出現其他矛盾。并且文中濟公還多次因為“丞相替僧”這一身份得到各地官員的“通行證”。可以看出即使是濟公想要行俠仗義也是要有背景的。
電視劇中删除了其中的糟粕,主要内容是濟公除暴安良的過程,這使濟公的形象更加積極。劇中沒有千餘官兵,兵困慈雲觀的情節;也沒有八魔化二佛的宏大場景,隻是通過簡單的故事,幫助底層人們脫離苦難和深陷迷途的人回歸正軌,就突出了濟公普世救人的主題。如濟公幫助賣菜翁智鬥惡霸錢老闆,把瘤子被移花接木到錢老闆脖子上,并且施加法術,隻要做好事,瘤就會變小;要是做壞事,瘤就會變大。通過這個簡單的故事就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表現了出來。
當然,電視劇版濟公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還要感謝遊本昌老師對濟公這個形象出色的表演,遊本昌老師扮演的濟公惟妙惟肖,非常傳神。電視劇版濟公是對濟公這個形象的升華,正是因為濟公的編劇導演敢于突破原著的限制,對原著中的内容進行合理的改編,以及遊本昌老師的精彩演繹,才有了我們最為經典的濟公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