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翠冠梨和清香梨成熟的季節,桂林市全州縣東山瑤族鄉近500畝翠冠梨和清香梨迎來了大豐收。7月10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走進白竹産業開發區,成片的梨樹映入眼簾,一個個碩大的梨子挂滿枝頭。扶貧車間的10多名脫貧戶和幾十名工人正忙着采摘、甄選、套袋、裝箱、裝車。近年來,東山瑤族鄉大力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梨子、茶葉、中藥材、紅辣椒等适合高山氣候的特色産業,采用“産業扶貧+提供就業崗位”的模式,讓脫貧戶在家門口就業,方便他們照顧家庭的同時增收緻富。
東山梨園,梨子挂滿枝頭。本文圖片均由南國早報客戶端 鄧振福攝
向“農業強鄉”轉變
據介紹,東山瑤族鄉成立于1951年9月27日,是廣西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鄉。境内素為瑤族聚居之地,地處高寒山區,一年有8個月雲霧缭繞,土壤肥沃,以辣椒、茶葉、中藥材、高山大米和東山土豬為農業主導産業,各類果菜及中藥材種植3萬畝,有農業公司8家,曾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稱号,素有“雲霧茶之鄉”“紅辣椒之鄉”的美譽。
近年來,東山瑤族鄉農業發展緊緊圍繞“上規模、創品牌、強産業”的總體思路,以“建設優質農産品基地、發展現代品牌農業”為主線,以科技為引領和支撐,建設了一批農業标準化生産基地,生産了一批優質農産品,培育了一批本地農業企業,農業産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了該鄉向“農業強鄉”“農業名鄉”轉變,現代農業的發展駛進了快車道。目前,全鄉已流轉土地2.5萬畝,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型主體37個,發展各類優質農産品15個,獲批桂林市級農業标準化生産基地1000畝,基地農産品通過有機食品轉化認證1個,注冊品牌商标9個,地理标志産品1個。
桂林市民來到東山瑤鄉采摘梨。
企業當好“領頭羊”
該鄉以“合作社+基地 農戶”或“農業公司 合作社+基地 農戶”的運作方式,以專業化、規模化生産為基礎,為農民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提供新信息。瑤人哥們蔬菜、民辰高山大米、瑤鄉天冬、雲姑娘百部、忠健紅薯等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為農民提供種苗、技術培訓、田間管理和市場銷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産品銷售上做到了五個統一(統一品牌、統一質量、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銷售),立足資源,調整結構,依托科普,惠農興村,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生态效益和經濟效益。
采摘下來的梨子正在裝箱,準備銷售。
去年,瑤人哥們合作社的節瓜、豆角、辣椒蔬菜遠銷港澳地區,東山瑤族鄉成為供港蔬菜基地。該鄉紅辣椒、長豇豆種植面積由初期的3500畝發展到現在的8500多畝。過去,群衆依靠挖掘野生藥材謀生,而現在瑤鄉天冬、雲姑娘百部、華茂農業等農業公司已在東山瑤族鄉種植藥材近1.2萬畝。
農戶将一箱箱梨子裝車準備發貨。
發揮科技作用興農富農
該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鄉村遠程教育站點、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園、點)為依托,加大科普投入,注重發揮科技引領作用。近5年來,各級廣西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及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7人入駐遙香雲綠示範區、瑤鄉金米金槐示範園等示範基地,技術指導服務到16個行政村,輻射帶動全鄉14個村13000戶農戶,種植有機茶、富硒茶、瑤鄉金槐、高山大米、蒿嘢天冬及有機蔬菜等近4萬畝。茶産品、中藥材品種及蔬菜品種不斷更新,質量不斷提升,品牌已經叫響。
目前,“遙香雲綠”“瑤鼎紅”“都龐雲霧”牌有機富硒茶已協議進入區内大型連鎖超市。該鄉現已獲1種農産品地理标志認證、3種茶産品有機轉化認證,3種茶富硒認證,7種農産品注冊了商标品牌。2020年9月都龐雲霧綠茶被評為“優質名茶”,2021年11月雲姑娘藥材種植基地獲得了“桂林市中藥材示範基地”稱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