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遠是為逝去多年的親人進行超度的一種儀式。人們對死亡的恐懼進而轉化為對亡者的超度,借此來慰藉心靈。環縣本地的追遠儀式更多體現了道教文化,所以可以肯定,這種追遠儀式也和道教同時産生在東漢時期并成熟并固定下來。 追遠一般是兒孫為逝世多年的親人亡靈超度而作的儀式活動,縣南北有着明顯的差别,縣東面的八珠鄉、樊家川鄉一帶的追遠儀式相對較複雜,一般必須有三天的答醮儀式(亡醮),同時還有開山儀式、遷墳等相關活動;縣南的合道鄉、天池鄉等地隻念三晝夜經,也有請先生動禮賓的;縣北的耿灣鄉、山城鄉等地既有答醮儀式也動禮賓,活動較為複雜。
一、答醮儀式(亡醮):第一天設經堂、魂場,先請來裝有神像的堂子(木箱),在天将晚時展像(挂于經房或經堂室),後在院門外三個方杆(木頭杆)上挂有紅、綠、黃三色無字幡(稱沖天幡,即為鬼所魂場),方杆上貼有“冥府十王慈仁真君、太乙尋聲救苦天尊、引魂判路二大童子”的長幡,下貼有“本姓門中三代宗親”的紙條;第二天,陰陽先生在經堂裡隆重舉行請神儀式(也稱鋪經),在經堂、方杆下、廟上舉行預告、越廟儀式,同時在中間的方杆上懸挂“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之幡,晚上誦晚壇經(晚課);第三天早課、揚幡上供,在第三個方杆上懸挂“太乙救苦天尊雲清上帝”、“冥陽救主地藏王菩薩”、“冥府十王慈仁真君”寶幡,破獄召亡魂、晚壇(晚課)、家祭;第四天早課、進表、拜忏、朝王、送神、放食、倒方杆、正祭;第五天辭靈。中間還有過關、鋪陰床、謝土、叫魂等民俗活動。
二、紙活:紙活用茜芨、竹子或蘆葦紮制,用彩紙、剪花裱糊。彩紙上有紙匠或陰陽畫上的各種圖案,有花鳥、人物、龍鳳等,剪紙是匠人用剪刀做出來的,藝術價格極高。種類有五供養、四合同、小七星件、大七星件、十供養、十全等,也有做電視機、電冰箱、電話、小汽車的。在紙活前擺上供品、亡者照片、靈牌等即為靈堂。
三、開山儀式:當遷墳時,在選好的準備新埋的墓地上舉行的儀式。陰陽先生先畫出墓地範圍(正方形),然後再在四周栽上60面旗子,并用紅線繩連起來,在每一條邊上再用木杆做成門,門上面的繩子貼門的名稱。陰陽先生在四門及中心位置分别發文,孝子叩頭拜祭,後在祭過的墓地上畫好墓穴的位置、大小,衆鄉鄰按圖挖好墓坑,至此儀式才算完畢。
四、動禮賓:在答醮儀式的同時,也可請先生(禮賓)舉行其他祭奠儀式。陰陽先生破獄後,由先生召亡靈,自此禮賓儀式正式開始。第一天是祭門、安靈、祭竈;第二天是朝奠(早餐)、午奠、祭廟、祭路、祭水、祭場、小家祭(先生祭奠—陰陽念經—吹手遊食);第三天是祭風伯雨師、祭紙、朝奠、寫經、銘經、祭經、背經、午祭、點碑、點譜(通神點主)、安譜、祭帳、掃座(開席)、放食、大家祭〖先是盥洗、上香、執肝禮、祀先、降神禮(送神)、外祭禮,接着是三獻禮(初獻禮,也稱合門禮、亞獻禮、終獻禮)、遊食、陰陽念經,後是送茶禮、領羊、點紙〗;第四天是辭靈、送路禮、入厚土禮、裝靈祭塚、揭碑儀式、拜祭等。
五、答謝禮客:在舉行追遠儀式時,衆親鄰都會前來帶禮,事主家便會準備酒席飯菜來招待客人。一般在正事的日子前一天要請一些幫忙的人(俗稱代勞的),并吃代勞飯(坐席),正事這一天,早上是頭道飯(一般是羊肉饸饹面、炒豬血、燴豆腐),中午便安排客人坐席(水果、幹果、各種炒菜,喝酒、抽煙),席坐完後是酸湯面(俗稱接席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