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死,不敢遠嫁,特别想賺錢,因為他們隻有我。”
這兩天,有位北京大爺上了熱搜,他和老伴雙雙癱瘓在床,而女兒請來的保姆,他半年罵跑了20個。
誰也不是天生的爆脾氣,但他在病中,情緒本來就不穩定,想及保姆每月要花6000多,女兒又不能陪自己,心裡特别不是滋味。
老太太也時常地哭,她拼命練習着走路、做飯,想給女兒減輕點負擔,可她甚至做不到,不給女兒添麻煩。
一地雞毛的家裡,我看到那個弱小的90後姑娘,他們唯一的女兒傑茜。
她可以對着鏡頭哭,但在父母面前,她不敢流一滴淚。
疫情期間,醫院隻有3點到4點可以探視,父母當時一個在2層住院,一個在11層,傑茜必須在1個小時之内,探望兩個人。
這樣的生活,她都快麻木了。
最近半年,過幾天就會有保姆打來電話,說在她家幹不下去了,她又要把家裡的情況,跟新的保姆交代一遍。
父親吃的藥,她需要提前配好,每個藥吃的次數、時間不同,她分裝到小盒子裡,需要1小時起步。
她跟領導請假,已經到了自己都不好意思的程度,可她沒辦法,也不敢斷了這份錢。
在獨生子女政策下,中國從1980年到2016年,誕生了1.76億的獨生子女,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将近2億。
這2億人的痛,終究還是來了。
他們仿佛“天選之子”,曾經被寵愛,又一夜之間被迫長大。
隻因為那是他們的家,不是别人的。
曾經各大媒體報道獨生子女時,關鍵詞還是溺愛、嬌縱、自私,他們的确得到了整個家的寵愛,但也從小有了更多壓力。
全家的精力都放在他們身上,就算家裡隻有一塊糖,也是到了他們嘴裡。
家長對子女的全部期待,都壓給了一個孩子。
他們的童年,少了兄弟姐妹的争風吃醋,沒有特别親密的玩伴,每天就是功課和玩樂,過得無比簡單。
可還沒等他們适應社會,獨生子女們,就被裹挾着進入了中年。
今年年初有人發帖哭訴:“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總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父母怎麼就老了?”
她是19年懷孕的,那時母親正在生病,沒法來陪床。
心裡難過得要命,但是她為了保住孩子的奶,還要強忍着分散注意力,讓心情平緩下來。
孩子出生前她還想着,婆家和娘家,會不會搶着帶呀?
等孩子真正出生了,母親因為生病,連孩子的面都見不上,婆婆又有高血壓,她一時慌了……
後來還是婆婆的高血壓緩解一些,帶孩子的事才有了着落。
而就在今年,父親又因為糖尿病住了院,她這次比自己想得平靜,帶着父親檢查,陪床照顧他,沒有一句抱怨。
不管孩子是否長大,父母都已經變老了。
最早的獨生子女,已經到了40歲,實際他們的中年,遠比想象的早。
雷厲風行的老媽,在箱子裡存了一堆保健品,說是有備無患;愛吃大魚大肉的老爸,把喝粥當成了習慣,那是他以前從不愛吃的東西。
他們會一遍遍地打來電話,不分白天還是晚上,不管你是不是開會,就隻有那兩句車轱辘話,每天必須要跟你念叨一回。
當父母的身體各項機能都在衰退,誰能保證,他們一輩子不得病?
每次聽人說:
“樓上的張姨走了,她閨女在外地上班,沒趕回來。”
“你小時候一塊玩的那個孩子,她爸心髒病犯了,你抽空去看看。”
獨生子女的心裡都會“咯噔”一聲,我們在向人生的中途走去,父母卻将行至終點。
随便一點意外,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網友@深海魚子醬和老公都是月入1萬多,家裡老人也身體健康,她曬出的家庭賬單,卻讓人禁不住打顫。
她在鄭州上班,租房每月1900塊,因為太想有自己的小家,在地市貸款買了房,還要還3300的房貸。
這些和物業費、停車費、采暖費加在一起,需要每月5900塊;
車貸、油費,加上偶爾出個意外補個胎,每月5730塊;
孩子的奶粉錢、尿不濕、玩具、輔食,一共1680塊;
生活上買菜、外賣、日用品、衣服,每月4100塊……
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也不算是鋪張浪費,可她家一個月最少要花17410塊,每月幾乎不剩什麼。
人情往來、生病、突然裁員,她根本不敢想。
而這個收入标準,有多少人能達到呢?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國民經濟運行數據來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265元,平均到每月隻有大概3000元。
更别說他們的消費,還有太多東西沒涉及到。
比如父母行動不方便了,要不要請護工?
一個月動辄五六千的開支,但凡沒那麼富裕的家庭,多少都會挺不住,更何況自己還在打工的獨生子女們,每月工資都不一定夠請的護工錢。
就算考慮去養老院,每月最少也是3500-7500,還有不少老人排不上隊,兩三年都住不進去。
而養孩子的錢,也不止最初的尿布、奶粉錢。
光算18歲以前,孩子上學、上興趣班,吃穿用度,就得幾十萬。
如果你再希望他開闊眼界,帶他旅旅遊,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人民日報》采訪過一個進城務工人員,他從上遊接施工項目每平方米8元,再分配下來,每平方米人工費3.5元,材料費3.5,淨利潤不足1塊錢。
尤其接不到項目的時候,衣食住行格外的難。
他想買個車,又付不起養車的錢。
有工友感冒引起了肺炎,住了十幾天的院,因為異地看病還沒法報銷,一下花了四五千塊……
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劫後餘生。
那些拼命賺錢的人,不是貪财,隻是不想為了錢跟誰低三下四,隻想給自己和家人一個避雨的屋檐。
兄弟姐妹在,尚可以互相分擔,可對于獨生子女,他們隻有自己。
這無關他們的決定,卻是他們必須承擔的責任。
這代人最怕的事情,有時甚至和錢無關:
8月8日晚上,河北邯鄲有個姓張的老人被護工毆打,眼睛被打腫了,耳道充血,還伴随着頭暈、惡心。
原因隻是前一天養老院發蚊香沒有給他,他去向工作人員讨要,就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也有請了護工到家裡的,但防不勝防,護工甚至會從老人的衣服兜裡偷錢。
身為獨生子女,越是長大了,就越看不得老人被欺負的新聞,因為我們總會想到:“這萬一,是我們的父母呢?”
就算給夠了錢,有幾個人能像親生子女一樣盡心盡力?
就算護工們夠敬業、夠專業,但就像《奇葩說》的辯手說的,小時候幼兒園老師也是專業的,但是你還是希望跟爸媽過。
父母也許會狠心說:“送我去養老院吧。”
但你知道,真心說出的不一定是真話,他們為你付出了一輩子,在最需要你陪伴的時候,想的還是不要連累你。
可是把他們帶在身邊,就算陪伴嗎?
北京的楊阿姨住進了女兒家,卻總有種在别人家的感覺,生活不是熟悉的生活,鄰居不是熟悉的朋友。
微波爐上有十幾個按鈕,她也不知該按哪個;
女兒家的馬桶,跟老家的廁所不一樣,楊阿姨隻好每次借口“有事出去一下”,到商場裡去上廁所。
在陌生的環境,他們變得畏畏縮縮。
就連騙子噓寒問暖幾句,他們也覺得是個安慰,願意乖乖把錢送上去,因為親生的子女貼心話說得太少,連騙都不去騙。
這是獨生子女最大的心酸:他們自責,卻沒法改變,他們累,卻無從止歇。
拿起工作,就陪不了家人,放下工作,就養不起家人,日複一日,他們長到現在,是進也難,退也難。
慢慢步入中年的他們,已經嘗夠了獨生子女的苦,不少人說,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再做獨生子女了。
隻是現在一家人的生活,本來就不容易,單養一個孩子,還有人因為孩子生病,請假期間被辭退,後面二孩、三孩也都需要錢,需要陪伴……
拿什麼養活他們,對于獨生子女一代,至今是個未知數。
後台有個讀者留言:
“我怕有一天,孩子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過上優越的生活。
我怕有一天,再怎麼孝順也承擔不起父母的寂寞。
我怕有一天,我拼盡所有還是落得一地雞毛。
我是獨生子女,中年危機不是句空話。
工作的競争淘汰,孩子的教育,父母的養老陪伴,我的時間沒有留給自己的空間。”
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國人,有了一段特别的曆史,獨生子女這代人,或許從出生起,就注定沒那麼簡單。
小時候承受了獨一份的愛,長大了必然有更多的責任,這不僅是獨生子女的困局,也是時代的困局。
如果上天是公平的,願他們,能多些幸福。
來源:微信公衆号“十點讀書”
作者 :紫杉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