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時刻」主題征文 二期# #美食#
文/阿宏
令人向往的生活往往有生活最樸素純真的味道,就像一個看似樸素的瓦盆,卻能做出無比可口的甑糕一樣。當然這可不是什麼一般的瓦盆,學名叫“甑”,甑糕是在“陶甑”中制作完成而得名。很多人對甑糕的了解還是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孫俪愛吃的甑糕的鏡頭裡,或者《舌尖上的中國》中得的。
這是陝西西安以及關中等地的傳統風味小吃,古老的做法是用糯米、紅棗、紅豆于陶甑中蒸制而成,随着時代變遷很多地方陶甑也變成鐵甑,現在很多家庭用電飯煲來做,當然味道上也遜色不少。說起甑那可是一種古老的烹饪器皿,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烹饪神器。
據《古史考》記載:“黃帝始作釜甑,火食之道始成。”可以直接把甑的出現推到原始社會後期,而後來的“陶甑”已經是新石器時代的事情,自商周以來宮廷烹饪需要甑又改為“銅瓶”直到鐵器時代才改為“鐵甑”沿用至今。其外形就像一個電飯煲内膽,然後底部多了許多小孔透氣,形象一點就是個圓筒形的大漏鬥,是一種古老的蒸具。
甑糕的出現也比較早,在《周禮·天宮》就有了甑糕記載,是當時的一種宮廷美食,是糯米粉和豆沙用甑蒸出來的。直到《燒尾食單》中有記載“水晶龍鳳糕”的出現,說當時唐朝宰相請唐中宗吃燒尾宴時有這道菜,其描述的食材、做法和口味已經接近現在的甑糕。
就現在陝西一些民間還有用陶甑做甑糕的,做法較為古老:在陶甑中一層一層鋪上食材,然後加蓋還要在上面蒙一層濕布,蓋嚴實後用柴火燒旺火上汽蒸。蒸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會往上面澆透一次紅糖水,這樣反反複複澆6次圖個吉利數字。甑糕也會在每次澆灌中顔色漸深,最後由白色變為漂亮的褐色,直到米熟。然後起一個大柴火,以文火焖一夜才算完成。
這種古老的方法做出來的甑糕色澤鮮美,圓潤綿軟,糯米、紅豆和紅棗相互交融,味道濃香甜糯,有一種自然形成的美感。
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份電飯煲版的甑糕做法,
【所需食材】
糯米,紅芸豆,紅棗,葡萄幹(可選)
食材根據自己做所多少而定,沒有特意配比
【制作步驟】
第一步,去棗核
紅棗清洗幹淨,上鍋蒸30分鐘,然後一個個去掉棗核備用。
第二步,煮糯米和芸豆
芸豆下鍋煮10分鐘撈出備用;把糯米下鍋加水煮至濃稠,水和糯米的比例是1:2,邊煮邊攪動。
第三步,組合
電飯煲中先鋪層紅棗
然後上面蓋一層糯米,用勺子抹平作為第二層
第三層鋪一層芸豆,第四層為糯米
第五層依舊是紅棗和葡萄幹,第六次為糯米,第一層芸豆,一般七層剛好,要是料沒完還可以再加兩層。
第四步,蒸煮
鋪好後,倒入半碗清水,喜歡甜味的可以是紅糖水。然後電飯煲按蒸煮功能走完時間。接着再來半碗水,再蒸煮一次。
第五步,焖
第二次煮好後甑糕還是很硬的,吃起來并不可口,所以電飯煲以保溫功能保溫焖10個小時,也就是隔夜。讓各種食材在小火溫度下互相滲透,達到最佳狀态,這個和小火焖有得一拼。
焖好後甑糕即成,棗香味濃郁,整個甑糕軟糯色美,一點也不輸給街上買來的。至于吃法千萬種,自己選擇最喜歡的吃法即可。端午吃甑糕,用電飯煲輕松搞定,不用再去買了,這樣做比買的還香。
關于甑糕和甑糕的家常做法學會了嗎?評論區留下您的足迹。
鄉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讓我們滿懷深情演繹深藏已經的鄉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