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國際風筝會發展曆程?發起人之一孫立榮回顧創辦曆程,35年發展已成金字招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濰坊國際風筝會發展曆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濰坊國際風筝會發展曆程
發起人之一孫立榮回顧創辦曆程,35年發展已成金字招牌
1984年舉辦的首屆濰坊國際風筝會,是國内最早冠以“國際”字眼的綜合性、國際性重大盛會。至今濰坊國際風筝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35屆,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風筝愛好者前來競技交流,已成為我市一塊沉甸甸的金字招牌。7月31日,記者采訪了首屆濰坊國際風筝會的發起人之一——孫立榮,聽他講述首屆濰坊國際風筝會創辦的故事。
濰坊“龍頭蜈蚣”風筝騰空,征服美國同行
7月31日上午10時許,記者見到了92歲高齡的孫立榮。他看上去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濰坊風筝曆史文化悠久。早在明清時期,放風筝在濰坊民間就比較常見。濰坊國際風筝會的舉辦與濰坊風筝的文化底蘊是分不開的。”孫立榮說,特别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濰坊風筝的幾次亮相,讓其命運出現了轉機。
1982年4月,濰坊風筝受邀參加在天津舉行的全國風筝比賽。在這次比賽上,濰坊風筝大出風頭,“仙鶴童子”“小蜈蚣”等作品從畫工到紮制都赢得了評審專家的一緻認同,榮獲全國一等獎。濰坊風筝的這次亮相,為以後濰坊風筝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83年5月,在上海澱山湖畔的放飛場上,蔚藍的天空下,幾百隻風筝争奇鬥豔。這時,廣場的一角上升起了一條50節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筝,引起全場沸騰。這隻“龍頭蜈蚣”風筝正是出自濰坊代表隊的孫永春父子。
美國西雅圖風筝協會主席大衛·切克列(中文名錢大衛)先生驚呼:“絕了,絕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風筝。”正是這次相識,錢大衛和濰坊風筝結下了不解之緣,并把濰坊風筝推上了國際舞台。
抓住時機,引入國際風筝會在濰坊舉辦
在上海的風筝交流活動結束後,錢大衛專程來到濰坊,在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風筝制作現場進行了觀摩考察。在看到濰坊風筝精巧的畫工、紮制後,錢大衛向濰坊工藝美術研究所發出邀請,希望能一同參加在西雅圖舉辦的風筝會。
“當時的山東省旅遊公司也打算第二年在濰坊舉辦風筝表演,既然錢大衛對濰坊風筝這麼感興趣,為何不抓住時機在濰坊也舉辦國際風筝會?”時任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的孫立榮提出了在濰坊舉辦國際風筝會的想法,并勸說錢大衛支持。
孫立榮等人向錢大衛承諾,如果他能邀請10個國家來濰坊參加風筝會,濰坊方面将承擔他和夫人來濰坊的所有費用;西雅圖風筝協會來濰坊學習風筝制作工藝,由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免費提供制作材料并保證包教包會。迷戀于濰坊風筝的錢大衛,決定支持濰坊辦好國際風筝會。
孫立榮等與錢大衛繼續協商,探讨舉辦國際風筝會的有關工作并拿出了初步意見。在經過反複協商并報經市領導同意,确定濰坊舉辦國際風筝會的時間為1984年4月清明節期間。
首屆風筝會一鳴驚人,已成功舉辦35屆
1983年9月,濰坊市風筝協會成立,時任濰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鄒立桂任主席,宋作升、孫立榮任副主席,孫立榮兼任秘書長。為确保第一屆風筝會的圓滿成功,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特地趕制了400多隻風筝。
1984年4月1日上午9時,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筝會在濰坊體育場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17支風筝隊參加了大會。
“當天,濰坊大街小巷都挂滿了橫标、彩條,顯眼的建築物上都插上了五星紅旗。”孫立榮對首屆國際風筝會的情景記憶猶新,各國風筝代表團入場亮相後,精彩的放飛表演開始。第一隻騰空的風筝是美國華盛頓風筝協會主席道格拉斯·海格曼放飛的傘式風筝,上面懸挂着中美兩國國旗。随後,各國代表團陸續把自己的風筝放飛到空中。一時間,碧藍澄澈的空中幾百隻風筝争奇鬥妍,博得觀衆陣陣喝彩。
“到場觀衆1萬多人,放飛和展出的風筝達74個品種,備受國外友人的贊譽。開幕式結束後,還在白浪河水庫舉行了風筝放飛表演。”孫立榮說,首屆濰坊國際風筝會于4月3日圓滿結束,可謂旗開得勝,一鳴驚人。
首屆濰坊國際風筝會的成功舉辦掀開了濰坊市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從此濰坊随着風筝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如今,濰坊國際風筝會已成功舉辦了35屆,使濰坊成為聞名遐迩的“世界風筝都”和國際風筝聯合會總部所在地。濰坊風筝從一方水土飛遍五洲四海,搭起了一條連接濰坊與世界的橋梁。
“在這35年間,濰坊國際風筝會的舉辦地點和時間幾經變遷,這也表示着濰坊國際風筝會的規模越來越大,規格越來越高,内容越來越豐富。”孫立榮說,濰坊國際風筝會已成為展示濰坊發展成果、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加強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文/圖 本報記者 劉燕(署名除外)
人物檔案
孫立榮,1926年出生,著名國畫家,工藝美術家,文化遺産領域研究學者,作家;濰坊國際風筝會發起人之一,首屆濰坊國際風筝會主要策劃者;曾任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現任濰坊市書畫研究院院長,系高級工藝美術師和高級書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