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的大山?作者:李駿虎(中國作協全委委員、山西省作協駐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秦嶺的大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秦嶺的大山
作者:李駿虎(中國作協全委委員、山西省作協駐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靠山吃山”。這是數千年中國農耕文化的特征之一,其中有着道法自然的智慧。但作為一門生存哲學,其深層意蘊更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是人與所處環境的優勢資源的互惠關系。我是這些年來在全國各地鄉村的行走、觀察、思考中,漸漸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在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過程中,綠水青山的美麗生态和特色産業的富裕鄉村已成為普遍形态。實現全面小康後,我作為駐縣幫扶大隊長,“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處處留心人家的特色産業是怎麼發展的、脫貧人口的增收和就業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我越來越認識到,“靠山吃山”是新時代鄉村振興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其核心思想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夏天,随中國作家采風團來到秦嶺深處的陝西柞水縣下梁鎮老庵寺村,我又一次看到了這一理念的完美實踐。
去村之前,我已做過功課:柞水木耳是有名的生态産業品牌,像老庵寺村這樣青山環繞、海拔高濕度大的優良生态環境,當然是菌類養殖的天堂。然而縱使有心理準備,我還是被木耳的産業規模震懾住了。密集而整齊的菌棒套着塑料薄膜,像無數巨大的蠶蛹,一直綿延到遠處的青山腳下。在這一片白色海洋之上,身着各色服裝、一邊談笑一邊采摘木耳的村民和遊客,構成一幅田園樂圖景。
我不由蹲下身來,細細欣賞那些似曾相識的菌棒——記憶是一張時光之篩,那些久已遺忘的情景驟然更加清晰。三十多年前北方初冬那個淩晨,夜的帷幕還沒有縫隙,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父親踩着星光出了門,步行好幾裡路到車站,坐上最早的綠皮火車,趕到太原買菌種。那年,蘑菇養殖成功了,可挎着籃子去趕集賣不了幾個錢。歲月塵封了父親帶領鄉親們奔小康的夢想。三十多年後,當曆史車輪進入新時代,已經須發斑白年近七旬的父親,在新聞聯播裡驚訝地看到,自己當年的夢想在一個叫老庵寺村的村莊變成了現實。這個跟他當年那個小村莊差不多都是千把口人規模的深度貧困村,靠着木耳養殖,僅僅兩三年就脫貧摘帽過上了小康生活。更令父親豔羨不已的是如今的電商銷售模式,柞水木耳曾經在多次直播中創下銷售紀錄,這是他當年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而今,我置身于這蒼莽青山環抱的小山村,目睹“小木耳大産業”的盛況,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黑緞子般鋪展在路邊網床上晾曬的黑木耳父親當然見過,熬冰糖雪梨的銀耳他也見過,但他一定沒有見過金燦燦的金耳和晶瑩剔透的玉耳。這樣的山珍,是秦嶺的恩惠。柞水特有的柞木古來就是生長木耳最理想的溫床,新時代以來,人們不再砍伐柞木截成樹樁養殖木耳,而是仿制菌棒來替代。托福秦嶺南麓特有的氣候、濕度、溫度、菌群,柞水木耳成為珍馐美味,老庵寺村的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這是新時代特有的“靠山吃山”——“靠”的是青山,“吃”的是綠水,才有“小木耳大産業”的金山銀山。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庵寺村的人們為了生活,上山開荒種地,砍倒樹木背到山外去賣木材,“背樹”成為掙命的苦行當。别說貧瘠的老庵寺村,那個時候,就算是米糧川的農民想要掙點現金給孩子上學、給家裡添置點必需品,也隻好咬咬牙砍兩棵樹。我在長篇小說《衆生之路》裡描寫過父親不得已砍倒院子裡兩棵老榆樹去賣的故事:
後半夜,學書睡得正香,被爸爸悄悄地喊醒了,跟在屁股後面迷迷瞪瞪到了院子裡,看到叔叔也來了,三個人大氣不出,學書把着車轅,爸爸和叔叔拿兩根撬棍讓木料的一頭翹起來,學書把平車尾翼插到木料底下,他們就把撬棍往後移半米讓木料往車廂裡挪,直到把剩下的那株榆樹的木料裝到小平車上,趁着星光,像推着一門大炮一樣出了院門。太陽冒紅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縣城的木材市場,那根五六米長的巨木賣了240塊錢。
那兩棵老榆樹曾經陪伴我度過童年時代,香甜的榆錢用面粉調和蒸熟,是難得的夥食改善。爸爸不得已賣了木料,或許是給媽媽買了一架縫紉機,或許是給孩子們交了學費,畢竟那個時候農民手裡想有兩個現錢是件很傷筋動骨的事情,人們挂在嘴邊的話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是,比起當時的老庵寺村來,我的家鄉還是要便利得多,柏油鋪的國道就在村子邊上。而在老庵寺村,深山裡的木料要靠血肉之軀一步步背下山去。就是因為背樹太苦了,老庵寺村的人們開始伐木燒炭,一百斤木炭能賣十多塊錢。就像白居易所寫,“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上年紀的老人們回憶說:“遠看青山冒青煙,近看小鬼在燒炭。”一棵又一棵的樹木被砍倒化為青煙,人們在日漸惡劣的環境中慢慢燒掉了青山,也忍受着歲月的煎熬。如今,經過20多年封山禁伐、退耕還林的治理,青山綠水繞古村,一位當年燒過木炭的老人家,借鄉村旅遊的東風,也開起了農家樂。
新時代的鄉村到底應該建設成什麼樣子?這是我擔任駐縣幫扶大隊長以來幾乎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老庵寺村因地制宜、利用曆史資源的做法值得借鑒。村名老庵寺,源于志書記載,這裡在唐貞元年間是秦嶺南麓的一大名寺,香火最旺時有上百間殿宇,僧衆繁多,長安、藍田、安康的香客都翻山越嶺來拜山。晨鐘暮鼓的古寺已無處尋覓,如今村莊街巷的圍牆上繪制着唐代壁畫遊樂圖。農業學大寨時期老庵寺村建有一座水庫,在秦嶺山水鄉村建設中進行了清淤,就地取材用淤泥在水庫中央修起一座小島,島上草木蔥茏,成為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幽靜所在,美其名曰“情侶島”,在短視頻風行的今天,成為網紅打卡地。
自然、人文、産業融合,這樣的“靠山吃山”才是新時代鄉村建設的題中之意吧。辭别山村,我寫下一首七律送給同行師友:
煙岚雲岫莽秦嶺,
嶺下悠然田園景。
和合南北中華脊,
祖脈福澤難形容。
國之大者在振興,
深紮民間多采風。
山鄉巨變創業史,
諸君學作新柳青。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4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