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等候一個人,從初秋等到深秋,依舊不見其影時,可以說“守到清秋還寂寞,葉丹苔碧閉門時”。
“葉丹苔碧閉門時”和“階下青苔與紅樹”比較相似,都是李商隐寫孤獨的佳句。可能受“雨中寥落月中愁”的影響,總覺李商隐筆下的青苔、紅葉,都蒙上了一層灰色調,而顯得暗淡、蕭索。但即便如此,也遮掩不了詩句本身的美感。
來看李商隐的《到秋》:
到 秋
作者:李商隐
扇風淅瀝簟流離,
萬裡南雲滞所思。
守到清秋還寂寞,
葉丹苔碧閉門時。
詩詞賞析
題曰“到秋”,讀起來有點怪怪的,意思是秋天到了嗎?秋到,不過是普通的物侯更叠,而言“到秋”則摻入了人情。聯系下文推測,“到秋”應是“守到清秋”的省語。守到清秋,強調的不是“清秋”這個時間結點,而指從長夏、夏乃至春,這一漫長的過程;也隐含人物滿懷期待-失望-怨嗟的心理變化曆程。
首句“扇風淅瀝簟流離”,暗示季節的流轉。“扇”“簟”是夏天納涼必不可少的兩種物什,一旦扇風淅瀝(搖扇生的風越來越小),簟流離(竹席離身,形容使用頻率降低),則表明秋天到了。注意,對首句的理解,詩詞君與宋續連先生所謂“正因為現在已是夏天了,那麼秋天不會遠”存在分歧,他認為“扇風淅瀝簟流離”是“躺在光滑的竹席上扇着涼風”。
對這個秋天,李商隐應該是懷着美好期待的,因為他可能與朋友相約在秋天相聚,一起臨風聽蟬,登高賞月,飲酒賦詩……但同時,他還有一點擔憂,擔心相隔萬裡的友人不會如約而至。“萬裡南雲滞所思”,次句即寫對友人的濃濃思念。這裡似從王勃的“長江悲已滞,萬裡念将歸”化出,原句是說将自己的歸思注入長江,江水因為詩人的濃愁都凝滞不暢了。同樣,如果李商隐将自己對友人的深沉思念置于“萬裡南雲”之上,則雲因沉重而停滞不前。
三句一轉,說“守到清秋還寂寞”,言自己守着這個約定,日複一日地等,一夜又一夜地盼,依舊沒盼來友人,到深秋時還是寂寞的一人。如前所說,“守到清秋”的“到”字,還隐含了清秋以前的等待,不言愁而愁已見。“還”字,則表明這般的“寂寞”,他不止一次地嘗到,當寂寞一次次地疊加,最後很可能會轉化成怨嗟……
“葉丹苔碧閉門時”是對“清秋”的補充,而“閉門”的舉動,一則突出無人來訪的失望心理,二則将上句的“寂寞”寫足。
最後再對比《端居》中的“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在寫“愁”上,似乎“守到清秋還寂寞,葉丹苔碧閉門時”更高一着。親愛的詩友,你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