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狂犬病——危險程度最高的貓傳染的疾病
1、定義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實質上是一種腦炎,它主要是動物的疾病,偶爾傳染給人。病毒存在于患病動物的腦内,經唾液排出,通過咬傷傳播,從咬傷到發病的時間稱為潛伏期,一般為2--8周,長達1年以上的罕見。病毒侵犯腦脊髓,初期主要症狀為咬傷部位疼痛或感覺異常,接着出現低熱、嗜睡、焦慮、激動和不安,怕風、怕水,喝水或聽到水聲就引起咽喉肌肉痙攣,吞咽困難,痛苦萬狀,所以又稱“恐水病”,随後發生癱瘓、昏迷,最後因呼吸衰竭死亡,整個病程一般為短短數日。
貓狂犬病與狗狂犬病的病毒相同,又稱恐水症。以病貓狂燥不安、意識紊亂、對環境刺激反應過大、攻擊其它動物、最後麻痹而死為特征。據統計,貓傳染的狂犬病占到總病例的3%,是狂犬病的第二大疫源 和傳播宿主。狂犬病在家貓中發病率不高,所以人們忽視了給寵物貓節接種狂犬病免疫疫苗,給狂犬病的預防帶來了隐患。
2、傳染途徑
哺乳動物大都能感染狂犬病毒,病毒在感染動物的唾液内,通過咬傷相互傳染。在我國,人的狂犬病絕大多數是患狂犬病的狗咬傷所緻,少數是貓,個别的還有豬、狼、獾等咬傷引起。被動物舌舔,如果皮膚沒有破損,一般不會傳染。歐美的狂犬病主要在野生哺乳動物,如狼、狐、浣熊、獾和鼬中傳播,它們可把病毒傳染給狗、貓、牛、馬等家畜。國内有報告說,宰剝或處理感染的狗時有引起傳染的,動物抓傷引起的感染罕見。有人說,動物的糞便或食槽都會帶有病毒,使人傳染狂犬病,這都缺乏科學根據。
3.症狀
病貓的行動反常,喜躲藏在陰暗處,不聽呼喚,即使主人呼喚,也無反應,甚至攻擊主人。病貓出現異嗜,見到任何物體,都要咬噬。病貓狂暴不安,亂跳亂咬,最後終因麻痹而死亡。遇到這種可疑的病貓,應将其捕獲,拘禁觀察至少兩周,在此期間若無狂犬病症狀出現,則證明不是狂犬病。若出現狂犬病症狀,為了診斷目的,最好待其自然死亡後,進行副檢。如發現胃内空虛或有大量異物,胃粘膜高度發炎,其他髒器無特異變化時,應采取腦組織檢查。必要時可配合其他血清學診斷。
4、疾病的流行情況
我國的狂犬病曆來大都發生在農村,城市極少發生。主要發生在南方幾個省區的農村,其原因:第一,由于吃狗肉風行,有些人迷信狗肉滋補,南方農村大量養狗來增加收入,例如廣西有一個縣發生狂犬病爆發,就是因為“從縣城到農村養狗成風,平均每戶養狗2、3隻,上萬隻狗在野外遊蕩,城市去收購活狗,每天外運100餘隻。”第二,狂犬疫苗質量下降,保護作用減弱。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狂犬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隻要飼主有一定的科學飼養知識,能做到不放養、定期接種狂犬疫苗,就能大大降低狂犬病的傳播可能,所以完全沒必要對狂犬病産生無端的恐慌。
更需要了解和知道的是我們版目前宣傳給大家的理念都是不散養,科學喂養,不吃生食,所以感染上狂犬病的幾率幾乎為零,實在擔心或者家中有孩子或者孕婦的人家可以考慮給貓咪打完貓三聯的時候再追加一針狂犬疫苗,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實在沒有必要稍微被抓破點皮就跑去防疫中心注射什麼狂犬疫苗,更不需要受醫生影響去打什麼血清蛋白的,那高昂的治療費用就如打水漂。
5.防治措施
在狂犬病流行區,對貓應積極注射獸用狂犬病疫苗,以保人獸安全。發現病貓應及時撲殺、深埋或焚燒。
被咬傷的貓,先讓傷口流出部分血液,以減少病毒吸收,再用肥皂水充分沖洗,并用3%碘酐處理創口;如有症狀可根據病情,對症治療,如鎮靜、抗痙藥物及氫化可的松等激素。被咬傷的貓,應同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于傷口周圍分點注射。用量每千克體重1.5毫升。免疫血清應在被咬後七十二小時内注射完畢。整個治療過程,應在嚴格隔離條件下進行。飼喂者及治療者必須嚴加防護。一旦發現狂犬病症狀立即撲殺。
小編有話說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被感染貓的唾液中,臨床表現症狀出現前15天和症狀消失後10天均帶病毒。因此,不論是被狗咬傷還是被貓咬傷都要警惕狂犬病。除非咬人的貓(狗)是一緻健康的貓(或狗),否則就不能排除的狂犬病的可能性。
要正确處理傷口對貓(或狗)咬的傷口,塗 抹紅汞、碘酊和紗布包紮處理是不正确的,吃止痛片更沒有消毒作用。在家中最簡便可行的辦法是: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或鹽水沖洗傷口,為了盡可能沖洗掉傷口内 可能存在的狂犬病毒,沖洗的時間應在半小時以上,然後再用2%的碘酊以及75%酒精加以塗抹,但不應當縫合和包紮傷口。盡早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疫苗應該越早越好,而應按規定注射足5次:即在首次注射狂犬疫苗後的第3、7、14、30天後在各注射一次。當病人從潛伏期轉入前驅期時,再注射狂犬病疫苗就沒有效果了。
【以上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