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個月,我媽媽就滿102歲了!特别感激醫院願意為她做手術……”術後第三天便能下地進行康複鍛煉,76歲的李碧波濕了眼眶。兩年零六個月前,左股骨骨折的侯阿婆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創傷中心做過一次手術,這一次又因骨折入院手術。術後情況良好,家人和醫生都為老人高興。
9月14日,适逢中秋假期,李碧波的兩個兒子帶着孩子趕回松江人樂西村與長輩團聚,四世同堂其樂融融。下午1時30分,侯阿婆像往常一樣步行到自己卧室午睡,不慎摔倒在床邊。家人聽聞立即叫救護車将阿婆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
“老年人最怕摔跤!骨折不起将影響生活質量,嚴重者還可能喪命。”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王秋根介紹,侯阿婆此次摔倒傷及右側股骨頸,屬于髋部骨折的一種,這種骨折多見于老年人,老年人骨質疏松,而股骨近端又是骨質疏松的易發部位,更何況還是年過百歲的老人。手術不成功很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症,倘若采取保守治療,長時間卧床也會引發褥瘡、肺炎、深靜脈血栓、尿路感染等,從而導緻死亡,因而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這種手術容不得絲毫拖延,越快手術越能減少風險,抓緊時間快速手術很關鍵。”入院後,創傷骨科醫生在對侯阿婆進行初步處理後,便啟動了術前手術準備工作。高齡老人做手術風險大,不做手術等于放棄生命。“醫生,我媽媽99歲的時候在你們醫院做過一次骨折手術的,回家後吃飯、上洗手間都能自理的。與其坐等,不如一搏,幫幫我們吧!”面對家屬的信任和理解,創傷骨科進行了緊急大讨論,并聯合麻醉科、重症醫學科,制定了詳實的診療方案。
入院第三天綜合評估後,手術便緊鑼密鼓地展開了。麻醉科陳蓮華主任親自操作精細麻醉, 創傷骨科主任王秋根主任主刀為侯阿婆置入假體,争分奪秒30分鐘後,手術操作完成。“總麻醉時間不到50 分鐘。”據陳蓮華介紹,除了需要快速手術外,麻醉時間的精準把握也很關鍵,時間太短影響手術,時間太長老人身體耐受能力不夠。
完成不等于成功。考慮到阿婆年逾百歲,雖然身體依然硬朗,手術執行完備,但仍需小心呵護。術後,侯阿婆随即被送入重症監護中心。“後續治療顯示各項情況正常,未出現并發症,術後第二天便轉入普通病房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中心主任金衛說,最讓大家高興的莫過于阿婆術後情況良好、身體康健。
孝心傳遞呵護老人晚年
如果說醫生的仁心守護、用心救治是為阿婆的生命健康護航,那麼,家人的孝心與愛護則是為阿婆的幸福生活掌舵。
“我媽媽過百歲還能陪伴在我身邊,主要是她心态很好。”76歲高齡仍盡心盡力照顧母親的李碧波一點也不覺得老人是自己的負擔。這些年來,丈夫離世後,李碧波隻身一人照顧母親,累也不嫌累、苦也不說苦。侯阿婆偶爾會意識不清,讓李碧波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阿婆連她是誰都不知道了:“一句‘你媽媽哪兒去了?’讓我哭笑不得。”
“不容易啊!”這些天在醫院,同病房的老人都稱贊李碧波孝心難得。她卻搖搖頭:“我要感謝我媽媽,她為我做了個好榜樣,我要将這份孝心傳遞下去,為我的孩子們做好表率。”原來,李碧波的奶奶曾癱瘓在床六年多,外婆老年身體不好,都是母親候阿婆悉心照顧。“我媽媽一輩子都是為别人而生,年輕時照顧我,後來照顧我奶奶和外婆,從無怨言,現在該我照顧她了!”李碧波說,家裡的小孩們也都很孝順,不管工作有多忙,總會抽空回家看望老人,這次奶奶侯阿婆意外摔傷,兒子兒媳帶着小孩在醫院輪流值夜照顧。
相信醫學提升生活質量
老年人是否能夠幸福安享晚年,除了子女孝順外,生活質量的高低也很重要。“舉個例子,一個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即便子女日日守在床邊照顧,客觀上講也很難幸福,他需要忍受身體的病痛。”王秋根主張有條件的家庭在老人骨折後一定不要放棄手術治療。
臨床經驗證明,老年人骨折後命不久矣的情況很多都是因為采取了保守治療。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老人髋部骨折後,如果采取保守治療,躺卧在床需要頻繁翻身,每一次挪動身體或者翻身拍背,都會引起骨折部位劇烈疼痛,這對老年人來講無異于折磨,生活質量勢必大打折扣。此外,老年人體質本來就虛,長期卧床極易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症,導緻死亡。研究表明,老年髋部骨折後,手術利遠大于弊。
假體置入,精确、穩定、教科書般的手術效果
“目前的手術技術很成熟了,八九十歲的老人做手術很常見。”據統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收治的老年骨折手術患者平均年齡在75歲上下。王秋根說:“不少人仍然認為老年人年紀大了沒有做手術的必要,其實不然。老齡化時代,做子女的要轉變觀念,相信現代醫學技術能夠為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貢獻力量,讓老人有尊嚴地活着。”
文字:王梅
編輯:周雨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