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首流傳久遠的《朝代歌》為例: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這其中,很多都不是國号。有些是統稱,比如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它們是一段時間内一批國家的統稱,但既不是朝代,也不是國号。有些則是習稱。像西周、東周,因為它們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西安、洛陽,一在西、一在東,所以稱為西周、東周,其實這是一個連續的朝代,國号就叫周,周既是朝代,也是國号。
另一些是合稱。像兩漢,指的是西漢與東漢,或者前漢與後漢,而兩晉,指的是西晉與東晉,這西、東、前、後四字,都是後人加上去的,國号本來就叫漢、晉。
還有一些是簡稱。像元、明、清,其實應該是大元、大明、大清國号的簡稱。這種稱“大”的國号,從大元開始。
對國号,我們還有一些誤稱。像我們常說的三國,一般人會不假思索地說出:魏、蜀、吳。其實這是錯誤的,正确答案是魏、漢、吳。劉備建立的國家,國号是漢,不是蜀,蜀是他人對劉備以及劉禅政權的貶稱。不僅如此,數起統一王朝的國号,通常來說我們還會漏掉幾個國号。比如王莽的新朝、武曌的周朝。
看來國号還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們不僅叫錯了一些國号,還漏掉了一些國号。
在叫得出的這些國号中,你有沒有想過它們是怎麼産生的,這些字代表什麼意思?統治者既然選用這些字作為國号,就意味着它本身帶有美好的寓意。比如周是種禾養口、晉是前進上升、明是日月光明,至于大清,則是皇太極從金改過來的,同時他還改女真為滿洲,如此一來,清、滿洲三個字都帶水,寓含着水克火、大清滅大明的吉祥兆頭。
劉邦所鐘愛的國号“漢”有盛大偉大的意思,對于中國的曆史與文化來說,“漢”無疑是最鮮明的記憶與最顯眼的符号,“漢族”“漢語”“漢字”……其實,這一切皆源自漢國号。其實,“漢”對于劉邦來說,最初是個屈辱的稱謂。按照當初楚懷王與項羽、劉邦等人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本來劉邦對“漢”是耿耿于懷,為何又一改初衷呢?
這其實源于蕭何的一番話,蕭何對劉邦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漢”既指天河,又稱天漢,提到漢,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天,因此若以“漢”作為王國之号,也就和“天”聯系起來了。漢國号此後,又被其他許多建國者所沿襲使用。因為漢朝時間超過了400年,且疆域遼闊,國勢強大,對周邊各國都産生重大影響,所以域外往往稱漢朝及漢朝以後的中國為漢。魏晉以後,漢更是取代了傳統的諸夏、華夏族稱,并一直沿用到了今逃邙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