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種情況你是不是經常遇到?
·跟孩子說話他就像沒聽到一樣,叫好幾聲都不理;
·囑咐過孩子的事他卻總是記不住,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經常丢三落四,一句話要重複好幾遍…
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故意惹人生氣”,但實際上這可能是因為他聽知覺失調了,嚴重的可能會有學習障礙和情緒行為方面的問題。
什麼是聽知覺?聽知覺是大腦對耳朵聽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并與過去的經驗整合,從而産生知覺(聲音的位置、意義、發展等)的過程。
簡單來說它包括以下幾種能力:
● 聽覺注意:将聽覺相關的感知覺資源集中指向目标信号的能力。
● 聽覺分辨:對聲音的差異、強弱、變化等信息的分辨能力。
● 聽覺廣度:聽覺系統一次能力接受的信息廣度,比如一次可以聽到8個數字。
● 聽覺理解:對聽到的聲音、特别是語言進行加工處理并理解的能力。
● 聽覺複述:能夠将聽到的語言信息概要化處理并轉化為自己語言複述的能力。
● 聽覺記憶:指儲存與回憶所聽到信息的能力。
當然還有很多細緻劃分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舉例了。總之各位朋友要知道,聽覺不是簡單地“能聽見說話”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具備更具體的能力,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才能更順利。
比如聽覺分辨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區分音近字、音近詞;聽覺記憶能力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聽覺理解能力可以提高閱讀速度等。
接下來我會陸續分享幾篇提高聽知覺能力的家庭遊戲方法,今天先來分享幾個提高聽覺記憶能力的遊戲。
提高聽覺記憶小遊戲● 我拍你學(3歲以上)
家長和孩子背對背站立,家長先有節奏地拍手(比如:啪、啪啪、啪啪、啪),然後讓孩子回答一共拍了幾次手,再讓孩子正确重複家長的擊掌動作。
這個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記憶力、模仿能力和專注能力。
● 聽,是什麼聲音?(2歲半以上)
家長用孩子喜歡的玩具制造聲音,讓孩子猜是什麼玩具;或者播放不同動物的聲音,讓孩子聽聽是什麼動物。
這個遊戲對孩子的聽覺專注力、記憶力和轉化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但要注意孩子順利完成遊戲的前提是,孩子的大腦裡已經具備了不同種類的聲音和動物的配對。
所以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多與孩子進行互動,豐富孩子的認知。
● 照我說的做(适合4歲以上)
這個遊戲很簡單,就是家長說一個詞語或一段話,然後讓孩子照着家長的話做出相應的動作。
比如家長說:蘋果(名詞),孩子就要從一堆物品中拿出蘋果;然後家長說:紅色的汽車(名詞 形容詞),孩子就從一堆物品中拿出紅色的汽車。
等孩子能力提升,家長可以逐漸增加語言中的元素,比如說:我想要2個餅幹(名詞 動詞 量詞),或者加上動作指令:請寶寶打開餅幹盒子,拿出3個餅幹,再咬一口(名詞 數量 動作)等。
遊戲中要避免孩子出現“邊聽邊做動作”的情況,一定是聽完後再做相應的動作。這樣對孩子的聽覺記憶、聽覺理解和聽覺專注力都有幫助。
● 記憶數字(适合5歲以上)
準備好筆本,家長給孩子說出一串數字,然後讓孩子把聽到的内容寫到紙上。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記憶力和專注能力。
當然一開始可以給孩子簡短的數字,然後慢慢增加遊戲難度,數字必須是無規律的、連續數字,這樣訓練效果才更好。
● 聽一聽,找不同(适合4歲以上)
家長說出兩組句子,讓孩子找出兩組句子中的不同之處。比如:
①花園裡的花真多啊,有紅的、黃的、藍的,五彩缤紛,漂亮極了!
②花園裡的花真多啊,有紫的、黃的、藍的,五彩缤紛,漂亮極了!
● 認真聽,數一數(适合4歲以上)
用中等語速給孩子講一個故事,要求孩子認真聽故事,并記錄下故事中用了幾個“的”。比如:
三隻小豬蓋房子,他們的媽媽說要把房子蓋結實,大豬蓋了個草的房子,二豬蓋了個木頭的房子,小豬蓋了個磚的房子。
大風來了,吹走了大豬的草的房子。大雨來了,泡壞了二豬的木頭房子。隻有小豬的磚的房子好好的。
除了上述遊戲,我們在平時與孩子交流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細節,改善孩子的聽知覺能力,比如:
·不要過度唠叨、大聲責罵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聽覺成長環境;
·說話速度不要太快,可借助抑揚頓挫及表情動作等突出重點;
·給孩子親口讀繪本或故事書,而不是播放電子産品;
·孩子說話時,要認真聽并立刻給予回應…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全面的教育,而家長的教育,要有科學的育兒理念來支撐。理性面對孩子的各種表現,不要随便給他貼标簽,不焦慮不焦急,慢慢陪伴孩子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