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古代時候毫無科技可言,人們的生活都是非常落後的,什麼事情都是要靠人力來完成,就比如說種地,能夠依靠的也唯有耕牛了,可以說,牛是人們在古代時候最值得依靠的夥伴了。如果沒有牛,人們要種地就變得更加艱難,想要存貨也就更加的困難。所以那時候的人,對牛都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人們都将牛當成自己的家人去愛護,誰要是對牛不好,真是天理難容。
人們都很唾棄對牛不好的人,在南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抗金英雄就寫過一首與此相關詩,這個人是就是李綱。這首詩的名字叫做《病牛》,在詩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那種悲天憫人的胸懷以及對牛的憐憫之情,感受到他的一片赤誠。一頭牛,病倒了但是卻沒有人去關心,這令坐着感到很憂傷,所以才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病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複傷?
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或者是當時的英雄,他寫出這樣一首令人感到心酸的事,一方面是同情你,我其實他還是另有所指,畢竟那個時期南宋的那些主戰派,每個人都受到了很嚴厲的打擊以及排擠,他也同樣是如此。你借黃牛來表達自己悲痛的心情,這是當時的社會現象,這是這首詩,非常特别的一個地方。
可以說如果沒有牛的話,在我國古代的那種農耕時代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是誰也想不出來的,起碼如果隻靠人力種田的話,那麼效率會下降,很多糧食的産出自然也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百姓們也無法生活,這也是為什麼牛備受尊敬的原因,你說是它們,提高了當時的生産力。
在第1句與第2句中,作者一方面寫的是女兒的悲哀,而同時也寫自己當時的心境,當時他被罷了官,沒有辦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而牛辛苦耕種一輩子,生病了也沒有人去照顧,它這一生每天都是筋疲力盡,幫人們收獲了無數的糧食,可卻無人憐惜。二指之間的境遇何其相似,牛的悲哀又何嘗不是作者的悲哀?
在這首詩的第3句與第4句中,則是在進一步描寫牛的無奈以及人們的那份冷漠。牛為了人類能夠吃飽喝足,所以他每天都辛苦勞作,直到夕陽西下才得以休息,但就算是再累再苦也在所不惜,作者同樣是通過一語雙關一方面描寫牛一方面在描寫自己,甚為巧妙。
在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他當時正被彈劾,他無比悲痛,所以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份悲痛,同時他也是在通過這首詩告訴自己内心的感覺,讀起來令人感慨萬分。而這首詩最令人叫絕的也是他的一語雙關,既為了國家盡心盡力,可是到頭來卻落得一個這樣的下場,基本還有他會聯系那頭牛,但是又有誰會去聯系他呢,其實這也正是詩人感到最悲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