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曆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曆
更新时间:2025-04-24 16:23:58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曆?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一天呢,在咱們中國人心目當中的重要程度啊,不亞于大年初一不同的就是正月初一是春節的開始,而正月十五呢,是春節的收尾了過完這一天,就意味着春節過完了,大家都要收心,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來了那麼正月十五呢,也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将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内,綿亘八裡,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随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不管身處何方啊,在忙呢,都會煮一碗湯圓來吃的由于湯圓和團圓的字音相近,象征着家人團圓的日子,和睦相處團團圓圓,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曆(正月十五元宵節)1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一天呢,在咱們中國人心目當中的重要程度啊,不亞于大年初一。不同的就是正月初一是春節的開始,而正月十五呢,是春節的收尾了。過完這一天,就意味着春節過完了,大家都要收心,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來了。那麼正月十五呢,也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将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内,綿亘八裡,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随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不管身處何方啊,在忙呢,都會煮一碗湯圓來吃的。由于湯圓和團圓的字音相近,象征着家人團圓的日子,和睦相處團團圓圓。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别,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隻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挂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曆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将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于文字意義,并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裡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着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再此祝大家團團圓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九月十九觀世音菩薩出家祈福
九月十九觀世音菩薩出家祈福
,
2025-04-24
11月1日星期四日曆
11月1日星期四日曆
11月1日星期四日曆?1、我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一億度運行為核聚變能源奠定基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11月1日星期四日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11月1日星期四日曆1、我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一億度運行為核聚變能源奠定基礎;2、...
2025-04-24
本命年主題陳列
本命年主題陳列
□記者景斌創意價值幾何?有話這樣講,“你可以生産鞋子,但是,你生産一萬隻鞋子的利潤,不如我設計一雙鞋子的利潤”。龍鳳鞋墊還有名人曾說,“創意具有裂變效應,一盎司創意能夠帶來無以數計的商業利益、商業奇迹”。确實!創意無價。如果民俗文化與創意強...
2025-04-24
驚蟄節氣詩句
驚蟄節氣詩句
驚蟄節氣詩句?《春居雜興》宋·王禹偁,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驚蟄節氣詩句?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驚蟄節氣詩句《春居雜興》宋·王禹偁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無端蚯蚓争頭角,觸破莓苔氣似虹。賞析:一夜春雷震響,所有動物蟄伏的洞穴都...
2025-04-24
關于節氣的古詩100首
關于節氣的古詩100首
《人民日報》整理28首節氣節日詩,帶你領略古詩裡字、畫、韻之美來源于缱绻風鈴整理,清風劍客2月20日28首最美唐詩,帶你領略古詩中的四季之美: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古人對季節的感知,敏銳細膩。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夏:荷風送香氣,竹...
2025-04-2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