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去年底從上海搬到廣州居住,剛來的時候非常不适應,在廣州逛了一圈之後,得出“廣州很土”的結論,這和上海摩登、時尚、精緻的城市氛圍完全不一樣,不過半年多過去,他已經逐漸受上廣州,不僅喜歡廣州的美食,還喜歡廣州人的随性低調包容不張揚。
廣州既有高大上的購物中心,也有很多深藏在繁華街區内的市場或商業街,雖然新廣不一定知道,卻凝結了數代老廣的集體情懷。
從廣州地鐵公園前站走到解放中路,再往南邊走兩分鐘左右就可以看到陶街的入口。
現在的陶街外表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說有點破舊,卻已經繁華了幾十年,被稱為“中老年男人的天堂”,有的男人從二十幾歲就開始逛陶街,到現在六七十歲依然樂此不彼,隻要到陶街随便走一走、看一看,感覺就很開心。
陶街實際上是一條雜貨街,和粵華街組成一個雜貨市場,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門,包括各種一手或二手音響設備、電視遙控器、茶具、光碟、二手珠寶、一手或二手收錄機、電子配件等等。
在一般人的眼中,這個市場和其他市場沒有太大的分别,隻有經常光顧的中老年男人知道這裡是一個“寶藏”。
陶街商圈興起于20世紀末期,一開始主要出售各種二手電子器件或産品,當時國内的經濟正在起步,物資相對匮乏,制造技術也相對低下,但在陶街可以淘到很多發達地區淘汰的新鮮玩意,喜歡玩音響的老友記還可以淘到一些器材,回家DIY出理想的效果,既省錢又有滿足感。
以前在陶街還可以買到一些絕版的CD或黑膠唱片,部分二手電子設備是上個世紀的産物,雖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很有懷舊意義,對于一些有舊物情懷的人來說,這些“老古董”都是寶。
總而言之,陶街就是一個稀奇古怪的地方。
陶街除了有很多商鋪,還有不少中老年男人在這裡擺地攤,他們不一定是固定賣家,隻是有空的時候把家裡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拿出來賣,在成交量方面比較佛系。
陶街繁華了幾十年,随着時代的發展,已經有走下坡路的趨勢,至少現在賣的東西更多、更雜,也不是所有的東西性價比都很高,能不能淘到好東西,除了看運氣,也需要有一定的眼光。
很多人認為“陶街”是錯别字,應該寫成“淘街”才對,實際上這條街道是為了紀念明代的陶成、陶魯父子而得名的,後來成為雜貨市場隻是緣分。
陶街既是商業街,也是一條城市通道,每天都有市民從這裡經過,不過小孩和女人一般都是匆匆而過,很少有人因為興趣或情懷停下來。
不知道陶街還能夠存在多久,作為一線城市裡最市井化的區域,它也是一道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