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的人,以藥性平和的茯苓、扁豆,乃至偏溫性的砂仁為宜。而濕熱者,适合吃點清熱的火炭母、蒲公英祛濕。但運動祛濕,人人适宜。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鳳斌 ,對最常見的濕證,有一套調理方法。
飲食祛濕分清寒濕、濕熱
劉鳳斌教授認為,要通過飲食祛濕,首先要辨别濕證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理。
濕重者多見兩類,一是寒濕,寒邪與濕邪兼夾;二是濕熱,熱邪與濕邪兼夾。
寒濕,這樣吃:
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涼食,如喝冰飲,吃雪糕等。
【表現】舌質淡,舌苔白;怕冷,吃涼食,受涼後容易腹脹、拉肚子;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容易疲倦,嚴重的可出現浮腫,如手腳腫、眼泡腫
【适宜食材】煲湯、炒菜時,适宜加入溫性的姜片、花椒、陳皮、砂仁,能起到苦溫燥濕的作用。寒濕者往往還存在脾胃虛寒,可适當加一些健脾的藥材,如茯苓、淮山、黨參。
常見的祛寒濕湯,包括太子參茯苓陳皮排骨湯、扁豆茯苓豬骨湯等。
【調理方】生姜20克、黨參10克、砂仁6克、陳皮5克,一起熬煮。
【不宜】對寒濕者來說,雞骨草、火炭母、土茯苓偏寒涼,會加重脾胃虛寒。脾虛,則水濕運化更不順暢,加重濕邪内生。
熱濕,這樣吃:
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品。
【表現】口苦、口幹,舌苔厚、黃,困倦乏力,老覺得睡不醒,咽部分泌物較多,大便不通暢、黏膩,精神煩躁。
濕熱,還可以細分為三類:濕重于熱,有一點口幹,口苦不嚴重,舌苔膩而不黃;濕熱并重,口幹、口苦嚴重些,舌苔黃厚膩;熱重于濕,特别口幹,舌質紅,苔黃而幹,大便幹結。
【适宜食材】如果濕重于熱,内熱不嚴重,可用偏涼性的土茯苓、薏仁等煲湯,濕熱并重甚或熱重于濕的,可用偏寒性的綿茵陳、蒲公英、雞骨草等。
常見的祛濕熱湯,包括土茯苓粉葛冬瓜豬骨湯、薏仁白扁豆雞腳湯、木棉花蓮蓬薏米湯、綿茵陳鲫魚湯等
“清濕熱的藥材多偏涼,有時候人體未必能接受,可以适當加點陳皮。中醫稱之為‘引經藥’。”劉鳳斌教授說。
【調理方】蒲公英、綿茵陳、火炭母和紫蘇葉各30克,一起熬煮。
辨不清寒熱的,這樣吃:
宜用性味比較平和的祛濕藥材煲湯、煮粥,如芡實、白茯苓、扁豆、淮山。
【調理方】四神湯: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各20克左右,一起熬煮。
劉鳳斌教授提醒:“一般來講,所有祛濕方裡,都可以加一些芳香化濕的藥材,比如紫蘇葉、藿香、佩蘭、砂仁等。”
“這就好比衣服濕透了,用火烤、加溫總是不幹,風一吹就幹了,芳香化濕的藥就相當于是風吹。”
運動祛濕
以微微出汗為宜。
運動有助于激發人體陽氣,陽氣充足,則脾胃運化功能增強,減少體内水濕停滞。同時,運動排汗,也有助于祛除濕氣。
劉鳳斌教授建議,運動化濕,可以選擇慢跑、走路、練八段錦等中低等強度的運動。
運動的時間、強度,以自覺微微出汗為宜。不宜鍛煉到大汗淋漓,出汗過多,又未能及時擦幹或及時更換衣服,也會招緻濕邪入侵,或導緻風邪侵襲而感冒。
不建議在夜間、清晨進行運動。這些時段霧氣較重,容易祛濕不成反而招來外濕。
藥浴、艾灸
振奮脾陽,以助化濕
除了飲食、運動以外,藥浴、艾灸也有祛濕之效。
祛濕藥浴方:将佩蘭、藿香、艾葉煎煮後,把藥汁兌入洗澡水中。佩蘭、藿香有芳香化濕之效,艾葉祛寒散濕。
由于人體的水濕代謝,主要依賴于脾胃,所以,艾灸的部位,也要跟着脾胃經走。可以重點艾灸脾經上的幾個關鍵穴位,如足三裡、神阙(即肚臍)、三陰交、陰陵泉、商丘等穴位。
(嶺南中醫藥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