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始終奮鬥在科研、教改的第一線,積極開展教學研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善溝通、開放遊戲化”的教學風格和“抛錨式”建構教學理念。她就是上海市特級教師、長甯實驗幼兒園教研主任陳青。
“小朋友把圓凳擺放成正方形後,并證明為什麼是正方形。”在陳青的辦公室裡,她将如何以“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孩子自主學習的教學實踐形式,向記者娓娓道來。
在為大班小朋友開展“椅子遊戲”教學活動時,當孩子們因為回答她事先創設的問題而産生分歧時,她會再将問題抛給所有孩子,引導他們去主動探究、尋找答案。“你們提出的幾種方法,到底哪一種更有道理呢?”通過在遊戲中觀察、表達、辯論的過程,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解釋和解決問題,逐漸建立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既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這便是陳青一直研究、探索、實踐以及推廣,直至後來成為了長甯實驗幼兒園“源于興趣,基于經驗”的兒童探索主題教學内容,也被稱之為“抛錨式”教學。
在陳青30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始終奮鬥在幼兒教育、科研的第一線。“教師”這一職業早就已經成為她為之終生奮鬥并樂在其中的事業。
然而,從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對孩子呵護備至的“孩子王”,到能真正理解孩子和與孩子對話的“教育者”,陳青卻經過了漫長的探索之路。“我把每天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作為專業提升的機會。”陳青說道,在與孩子一起遊戲時,她會很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分析這些行為的意義,從而成為她的教學依據。而在不斷探索、反思中,她的教育觀也經曆了從“喜歡”到“理解”再到“支持”的改變。
之後,陳青開始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問題,她嘗試将“幼兒視角”和“以幼兒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每天的課程實踐中,把一位幼兒教師的專業性定位在對兒童行為的理解,以了解兒童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孩子的思維特點和學習方式為主,而不僅僅隻局限在“愛孩子”“教育孩子”的基礎上。陳青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 ”孩子,幫助他們了解、獲取以及積累知識經驗,逐漸強大内心,從而能與周圍的人建立關系,學會包容和融合。
從認為遊戲是教學的手段,到将遊戲與學習融為一體,她對幼兒學習特點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她經常運用“抛錨問題”“遊戲建構”“共同學習”的教學策略,進行遊戲化的教學,促進兒童的深度學習和理解。“當我看到孩子們在我層層推進的提問之下,去主動學習和思考并直到問題解決,我由衷地感到一種職業的幸福感。”談起每一次孩子的進步和成長,陳青的臉上洋溢出明媚的笑容。
2014年,由陳青撰寫的《和兒童一起學習》一書出版。該書凝聚了她多年的教研經驗,以遊戲與學習融為一體的教學活動為主題,列舉了豐富的幼兒自主學習實例,内容極具參考性和教研價值。
在30多年的教學研究中,她曾先後兩次參與市教研室“幼兒園園區角活動”和“幼兒園個别學習研究”中心組,參與編撰了《幼兒園個别學習活動(教師用書)》;并為華東師範大學開放學院編撰和錄制了《基于幼兒自主學習的區角活動》系列網絡課程,被列為華師大網絡學習“必選課程”。陳青還參與了華師大“數學領域PCK”課題研究,曆經數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案例與思考,編撰錄制的《幼兒園數學教與學》系列講座課程,被評為“市級共享A級課程”。
2016年之後,陳青走出教室,開始轉向教學指導和管理工作,她更加專注于教學研究,參加了全國、市、區、高校的多個研究項目,不斷挑戰自我,不遺餘力地開展着一系列新的教學研究。
同時,她也更加關注如何引領更多教師成長。作為華師大數學PCK教練員,她帶教全國多地幼兒園的數學教師,同時還是長甯工匠工作室領銜人、區優青項目導師等,帶教了衆多青年教師,園長和保育員。
為教師指出目前教學中時常出現的問題;幫助教師剖析與思考教育實踐與研究中的困惑;以熱情的情緒,感染教師領悟教育的真正價值與内涵……在教育的道路上,陳青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并且甘之如饴。“看到兒童和教師們的不斷成長,我感到幸福和滿足。”陳青說道。
圖片來源于受訪者
文字:李 博
編輯:李冰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