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析
1.學前初期(3—4歲)• (1)生活範圍擴大
幼兒3歲以後,在生活和活動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這對于多數幼兒來說,是個重大的變化,3歲是他們生活上的一個轉折年齡。
正是從3歲起,幼兒才開始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過起了集體生活,這需要有一個适應過程。
• (2)認識依靠行動:認識依靠動作和行動來進行。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
依靠動作和視覺進行思維,是3歲前幼兒的典型特點。小班幼兒保留着這個特點。例如讓他們說出手中小汽車的個數,他們隻會指點着小汽車數才會數清,而不會像大班幼兒那樣在心裡默數。
由于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要依靠動作和視覺,因此,他們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隻能先做後想,或者邊做邊想。例如,在畫畫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畫什麼,而常常是在畫出某位形象後,才突然有所發現地說,“我畫的是太陽”“是餅幹”。
幼兒小班幼兒的思維很具體,很直接,他們隻會從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對小班幼兒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而不能講反話。例如,在教學活動時,有一個幼兒要上廁所,其他幼兒也要上廁所,教師就不高興了,說:“都去都去”,結果果真孩子們都去了。此外,對小班幼兒提要求也要具體,因為他們不容易接受一般性的抽象性的要求。
• (3)情緒作用大:情緒影響行為(喜歡誰聽誰的話),情緒波動大,變化無常。
小班幼兒情緒性強的特點表現在多方面。例如,高興時聽話,不高興時說什麼也不愛聽;常常為一件小事哭個不停。不喜歡大灰狼,就把圖書上所有大灰狼的眼鏡都戳城洞洞;喜歡哪位老師,那位老師組織的活動就特别愛參加,等等。
小班幼兒的情緒很不穩定,很容易收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容易受周圍人的感染,看見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來。老師拿來玩具,又馬上破涕為笑了。
• (4)愛模仿:身邊所有的人。常模仿老師的聲調、坐的姿勢等。言傳身教
小班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别人玩什麼,自己就玩什麼,看見别人有什麼,自己就要什麼。玩娃娃家時,看見别人當媽媽,自己也要當媽媽,他們才不管一個家裡有幾個媽媽呢!因此小班玩具的種類不宜太多,但同樣的玩具要多準備幾套。
在教育過程中,多為幼兒樹立模仿的對象。例如,當着全班幼兒的面,表揚某位小朋友,“看小明坐的多直呀!”馬上全班幼兒都挺起了小胸脯。
如果需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可以說,“悅悅小朋友學習最認真了,眼睛使勁看着老師呢!”如果老師說,“小朋友,不要看外面了,外面沒什麼好看的!”則會引起更多小朋友看外面。
2.學前中期(4—5歲)• (1)活潑好動。
正常的幼兒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總是手腳不停地變化姿勢和活動方式。如果要求他們安靜坐一會兒,很快就會有疲倦的表現;如果此時讓他們自由活動,一個個立即又生龍活虎一般。
活潑好動的特點在中班幼兒身上表現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現為頑皮、淘氣。不少保育員都反映“中班的孩子最難帶”。
與中班相比,小班幼兒還不大熟悉和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有些還“怯生生的”,加上動作、語言的速度相對慢些,頭腦裡的主意也不多,所以比較“乖”;而大班的幼兒懂得道理比較多,興趣比較穩定,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有所增強,對自己喜歡的事能比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因此顯得比較懂事。
中班的幼兒介于兩者之間,既不像小班那樣乖巧聽話,又不像大班那樣懂事,但他們的可愛之處恰恰在于他們的“活潑好動”。
因為活潑好動鍛煉了他們的身體,增強了他們的活動能力,擴展了他們的視野。不少研究發現,中班是幼兒許多心理品質發展最快的時期。
• (2)思維具體形象。靠表象(實物的形象)進行思維
事物的形象常常影響他們的思維和對問題的理解。比如,在他們的頭腦中,“兒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輕人,而長胡子并滿臉皺紋的人是“爺爺”的特點,因此,當聽說某個符合爺爺特點的人是某某兒子時,常常感到不解,他們理解,“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帶苦味的東西。”
• (3)遵守一定的行為規範和生活規則。
• (4)開始自己組織遊戲遊戲,自己确定遊戲主題。
• (5)同伴關系開始開始占主導地位。
3.學前晚期(5—6歲)• (1)好學好問。求知欲開始發展。“為什麼”
好奇是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大班幼兒的好奇與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幼兒的好奇心多表現在事物表面的興趣上,看見什麼都想去摸摸,去擺弄擺弄。他們常常向成人提問題,但問題多半停留在“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上。大班幼兒不同,他們不光問“是什麼”,還要問“為什麼”。問題的範圍也很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鳥魚蟲,無所不有。
他們不僅希望得到成人幫助解答,同時通過自己實際地嘗試、實驗,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加提高。
好學、好問是求知欲的表現,甚至一切淘氣行為也反映了幼兒的求知欲。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别喜歡拆拆卸卸,他們把玩具汽車拆開,是為了看看它裡面有什麼,它為什麼會動,為什麼會發音;想拆收音機是想找裡面說話的阿姨。所以教師應該保護幼兒的求知欲。不因嫌麻煩而拒絕回答孩子的問題。
對類似拆壞玩具的行文也不要簡單地訓斥了事,而應該加以正面引導: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擺弄的材料,支持他們的研究行為,對探究事物過程中的失誤應該采取寬容的态度,并實時地教給他們一些科學的探究方法。
• (2)抽象思維開始萌芽。開始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能理解如數學(分類、規律)、物理(沉浮、油水分離等現象)、科學(平衡等原理)等知識。
大班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形象的,但已 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他們已經開始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白菜、西紅柿、茄子都是蔬菜,蘋果、橘子、香蕉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系(針是鐵做的,所以沉到水底去了;火柴是木頭做的,所以能浮上來)。
由于大班幼兒的抽象概括能力開始萌芽,所以可以、也應該進行簡單的科學教育,引導他們去發現十五件的各種内在聯系,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 (3)個性初具雛形。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征。能控制自己,做事有主見。
大班兒童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他們開始能夠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顯得比較有“主見”。對人、對己、對事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态度和行為方式: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膽小害羞,有的活潑,有的文靜,有的自尊心很強,有的有強烈的責任感,有的愛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現出繪畫才能......
對于幼兒最初的個性特征,成人應當給予充分的注意。幼兒園保育員在面向全體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還應該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使幼兒全面地、健康地發展。
往期推薦:
幼兒園《保教》核心考點:嬰幼兒發展的特點
幼兒園《保教》核心考點:嬰幼兒發展的影響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