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聽說過昆曲,不少人甚至是昆曲的愛好者。然而什麼是昆曲,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如今卻被大多數人曲解甚至誤讀。因此,有必要把這個最基本的問題解釋清楚。
一:昆腔要說昆曲,先要說昆腔。昆腔,與高腔并為南北曲腔之宗。明中葉至清中葉達到鼎盛,鼎盛期跨越三個世紀,達二百餘年。昆腔流行于江南地區,輻射全國。而以杭州、嘉興、湖州、紹興、甯波五“府”與蘇南“吳中”為最正宗。而在南方其他地區,則與高腔并行。清代中後期以後,昆腔與高腔都開始沒落。
昆腔在發展過程中經曆了三個階段:昆山腔——昆曲曲唱——昆腔。這3個詞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區别,實際上具有質的不同。昆山腔是昆山一帶民間藝人唱戲時的口中之腔,止行于吳中。通俗一點講,就是帶有十分鮮明的地方色彩,類似于說話口音中的吳中方言。
當時與昆山腔一樣的地方聲腔還有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就是分别流行于昆山、海鹽、餘姚、弋陽一帶的聲腔。這四大聲腔特點是都沒有伴奏,屬于徒口而歌,我們甚至可以把他想象成一種具有一定地方風格和特色的民間歌唱。
不過,這四個兄弟有一個後來稍微出息了,他就是昆山腔。而讓昆山腔嶄露頭角的,是兩個東西:一是器樂伴奏,即明嘉靖年間,昆山腔加入了笛、管、笙、琵的伴奏;第二是加入了和聲,而且要按節而唱。如此一來,民間的粗犷唱法變成了“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新腔。
不過這時候的新腔還有一個緻命的問題:那就是不能依字行腔。什麼意思呢?中國古代的曲唱傳統,要求旋律跟随文字而變化。曲譜就藏在文字中,掌握了這一套曲唱規律,看到字就能唱出音符。所以中國文人曲唱,是不需要五線譜更不需要簡譜的,至于工尺譜,那是沒文化的,無法掌握曲唱規律的人才使用的。
要實現依字行腔,就必須有一個熟稔曲唱規律的大師來做一些改良。這個人就是魏良輔。魏良輔運用“水磨”唱法,按照字的音調及聲調,化為相應的旋律,第一次做到了昆山腔 “依字聲行腔”。“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從此,昆山腔進入了一個新的律曲階段,再也不是民間的徒口清唱。
當然,這中間,大量曲律家、音韻學家、曲唱家付出了心血。畢竟,昆山腔用的是吳中方言,而當時的大量曲譜、曲律根據的是中州音。也就是說,要把吳中方言強行納入以中原音為标準的曲律體系。這個過程持續了很多年,以至于湯顯祖的《牡丹亭》即便獲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被認為不合律。因為湯公是江西人,江西語音與吳中又大不同。這就是南方在規範曲唱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不過,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通過字讀聲韻、點闆打譜、吐字收音、音色潤腔等程序,昆曲被納入規範、完整、嚴謹的“曲唱學”,實現了“以文化樂”的“曲唱”,推向曆史的高峰。這就是第二個昆曲曲唱的階段。這一時期的曲唱,被稱為昆曲。可見,昆曲是昆山腔經曆了漫長的優化和改良之後,實現質的跨越而形成的新的曲唱方式。
那麼昆曲和昆腔又有什麼關系呢?魏良輔改良昆山腔,最終形成昆曲曲唱體系,并不用于演戲,而隻是用于唱曲。而比魏良輔稍晚一點,有一個人叫梁辰魚,他把經過魏良輔改良後的昆曲用于演劇,在戲劇舞台上唱出來的,就叫昆腔。
昆山腔和昆腔隻是一字差别,但本質完全不同。昆腔是官腔,通行南北,乃是 “依字聲行腔”的劇唱,通過“定格、定辭、定腔、定譜、定調”,演唱無窮律曲。就是掌握了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從而進入輝煌宮殿的藝術體系。從此,昆腔為本腔,成為真正的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昆又分兩支,一為正昆,一為草昆。前者是掌握了昆曲曲唱法則,後者是沒有掌握法則,隻能演繹部分唱詞或旋律者。而至于吹腔等,更是略有昆之少許韻味,又混雜高腔、地方唱腔者。需要特别說明的是,正是極少數,草才是大多數。
二:昆班
現在已經了然,昆腔乃是昆曲用于劇唱,而用于劇唱,就必然要談昆班。昆班之構成,最早事實上還不是劇唱,而是清唱曲家的客串,有的是“坐唱”,類似于分角色朗讀;然後是舞台扮演,也就是要粉墨登場了。後來有了專門舞台演出的昆班。為了生存,昆班必須适應社會和觀衆需要,因此 “全昆班”以外,還有“合班”。
合班,顧名思義,就是合而成之,昆腔與其他融合,又或是并存。既唱昆腔,也唱其他。此外,昆腔還融入其他劇種,比如京劇中有昆腔折子,有昆腔曲牌,甚至某些皮黃帶一個昆腔的頭子。合班很多都是草昆班子,草昆班把昆腔又注入了許多地方聲腔,比如川昆、湘昆、贛昆等等。
清代前期以高昆合班為多,高是高腔,昆是昆腔;清中葉後,有高、昆、亂(彈)“三合班”,亂彈就是皮黃以及其他地方戲。
約在清道光以後,昆腔在全國開始急劇衰落。這其中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到20世紀,浙江正昆“本班”也相繼報散。二十世紀的唯一煙火傳承,是蘇州“老郎廟”邀請各路正班藝人參加已衰落的“鴻福(老)班”,仍然難以為繼。蘇州原“四大老班”僅剩“全福”“鴻福”。然而20世紀20年代,這兩個班社也告報散。此後二十年,“蘇州昆劇傳習所”培養出來的“傳”字輩藝人組成的“傳字班”于1941年解散,正昆班社從此絕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傳”字輩正昆藝人周傳瑛、王傳淞與“蘇攤”藝人朱國梁、龔祥甫等組成“國風”劇團,演出昆曲《十五貫》,轟動全國,“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 “國風”定為“浙江昆劇團”,上海、蘇州、江蘇也建立昆劇團,正昆得繼。
草昆,則仍在江蘇諸省活動,亦日趨衰落。在浙江,則在南片,以金華、溫州為中心的六府的“合班”———今稱“婺劇”“瓯劇”“台州亂彈”中存在,尤以溫州永嘉的全昆班和金華武義的昆腔中傳存着豐富的資料。而其他南方地區的草昆則融入地方戲劇種,以湖南湘昆、四川川昆、江西贛昆為最後代表,但傳承極艱難。
三:昆劇昆劇是什麼,有人說就是昆曲。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昆曲是曲唱體系,不是劇唱。劇唱該叫昆腔。那麼昆劇是不是就是昆腔?也似乎不是的,因為昆腔指的是演劇所唱出來的那個旋律和腔調。那麼昆劇是什麼?著名戲曲家洛地先生說,“昆劇”是沒有的。事實上,并沒有一個東西,可以稱之為具備劇種内涵意義上的昆劇。一個劇種,需要有自己的專有劇目,自己的專有的藝術表達手法,包括唱、念、做、打,尤其是唱。
然而尴尬的是,所謂昆劇的劇作,其實并不隻包括雜劇和傳奇。事實上,演出的内容很駁雜,對于昆班演員而言,演什麼其實并無所謂,但絕不僅僅隻是演傳奇和雜劇。(見陸萼庭《昆劇演出史稿》、洛地整理的周傳瑛《昆劇生涯六十年》)。而一般意義上人們認為是昆所在專有的傳奇和雜劇,事實上其他聲腔,尤其是高腔也在演。
傳奇雜劇以外的劇目,昆基本上都是抄的别人的現成。總而言之一句話,昆如果作為一個劇種,它的所有劇目都不是自己專有的,有的是共有,更多的是抄襲和借鑒。聽起來很難以置信,然而這就是事實。不僅如此,草昆班演出的大量劇目,其實是幕表戲或條綱戲。把傳奇和雜劇說成是“‘昆劇’劇本”,完全是個誤解。
昆劇不僅沒有自己的劇目體系,因此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戲劇結構。昆劇甚至連自己的場上技藝也不是自己的。事實上,昆的唱念做打一開始就是借鑒來的,因為昆從昆山腔到昆曲,都沒有劇;直到昆腔階段開始有劇,這個劇的組織結構是突然加進來的,因此是借鑒的。事實上,後世昆班演出,表現手法這一塊,一直在不斷吸收其他劇種,這也是事實。昆的形體表演除了由其曲唱而規定的部分,其他大多為借鑒的。
因此,如果說一定要追問昆劇是什麼,其實是一個組織,一個以昆腔演出故事的組織。擁有完備的腳色綜合制組合和足夠水平的藝人,能演或兼演昆腔的一種班社。昆班尤其是昆班之正班,傳承的是昆的曲唱傳統。而這也是最珍貴的文化遺産,今天保護昆曲,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這種民族的曲唱傳統。首當其沖應當是“繼承”,應該努力 “恢複傳統”,恢複曲唱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