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朱祁钰是個好皇帝,早年他糊裡糊塗當上皇帝,十分幸運,但他的結局卻是明朝皇帝中最悲情的一個。
明代宗朱祁钰畫像
他做錯了什麼呢?
今天來聊聊明代宗朱祁钰的故事。
01 朱祁鎮被俘,朱祁钰監國,朱見深被立為皇太子1449年,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腦袋一發熱,不顧群臣反對,率二十萬明軍和很多文臣武将禦駕親征瓦剌。出征前,他任命唯一的異母弟弟朱祁钰鎮守京師。
本想着重現先帝往日雄風,結果明英宗此次遠征卻鬧了個大烏龍。八月十五日,發生土木堡之變,朱祁鎮不僅糊裡糊塗敗光了大軍,還弄丢了很多文武大臣的性命,更糟糕的是自己也被瓦剌俘虜,成了階下囚。
瓦剌首領也先懵了,沒想到稀裡糊塗地俘虜了大明皇帝,天哪,可以挾天子以令大明了!要好好敲筆竹杠!
對于大明來說,本不該發生的一切,竟然真真實實地發生了,如果是一場夢該多好!蒼天捉弄人哪!
消息傳到京城,朝野震驚,人人自危,驚慌不已。
這還了得,堂堂大明皇帝竟然被小小的瓦剌俘虜了,難不成又要改朝換代?蒙古人素來殘暴,如果打到北京,城門倘若不幸被攻破的話,難免又要發生屠城的事來。眼下最要緊的是趕快跑,跑得遠遠的,跑到南方去。
明英宗朱祁鎮畫像
确實,京城北京離土木堡不遠,城内明軍不到十萬,兵疲馬弱,如果瓦剌三萬騎兵乘勝打過來,怎麼能抵擋得住?
一些有錢的富戶開始轉移财産,個别大臣也要把老婆孩子送到南方。
大臣們在朝堂之上大哭,并争議要不要遷都南京。
翰林侍講徐珵跳出來說天命已去,隻有南遷才能避難。
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立即否定了南遷的提議。皇陵、宗廟、社稷都在北京,南遷避戰,難道要像北宋那樣亡國嗎?吏部尚書王直、内閣學士陳循等人紛紛支持于謙的主戰意見,太監金英怒斥徐珵出去,徐珵隻好灰溜溜的走了。
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張太皇太後,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後,七年前去世了,如今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後隻好出場,決定是否南遷,并處理眼前的爛攤子。
最初,孫太後聽聞愛子被俘,焦急萬分,六神無主,一時亂了套。畢竟是女流之輩,她和錢皇後哭成了淚人兒,一接到也先要珠寶的消息後,就連忙收集宮中金寶文绮等珍貴财物,裝了八匹馬,派人送到也先那裡,想贖回皇帝。
可是,也先怎麼會輕易放了朱祁鎮?金銀财寶是收下了,皇帝可不能放,他的價值哪止這些。
孫太後沒辦法,她也心知瓦剌不可能釋放愛子,罷了,希望看在重金的份上,善待愛子吧!
和群臣商議時,孫太後覺得于謙說得對,不能遷都南京,遷都避戰的話,人心更加不穩,要是像北宋一樣亡國,怎麼對得起列祖列宗,怎麼對得起夫君朱瞻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定要力戰到底。
天佑大明!孫太後做出了正确的決策:果斷擯棄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張,采納了兵部侍郎于謙等主戰派的意見。
《大明風華》中孫太後形象
此外,孫太後取出襄王金符,有意讓明宣宗朱瞻基的胞弟朱瞻墡做皇帝,因為朱瞻墡年長,以賢能聞名,在此危難之際,一定能不負衆望。但是朱瞻墡沒有做皇帝的野心,婉言謝絕了。
随後,孫太後立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郕王朱祁钰代理國政,把戰守的重任交給于謙。
孫太後此舉自然是有私心的,明擺着不想把皇位讓給朱祁钰,如今朱祁鎮不在,朱祁钰隻是暫時代理國政而已,皇位還是她兒子一系的。
02 午門血案八月二十三日,朱祁钰到午門代理朝政,有大臣請奏對王振滿門抄斬,以安人心。
王振是朱祁鎮身邊的大紅人,在朱祁鎮登基後一躍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傾朝野,做了很多壞事,如果不是他鼓動朱祁鎮禦駕親征,怎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
恥辱啊,恥辱!
群臣義憤填膺,早就把這場變故算在王振頭上了,一個個恨得咬牙切齒!
如今王振在土木堡被殺,真是蒼天有眼,但他犯下滔天大罪,按大明律例要族誅才是,另外餘黨也要清算。
朱祁钰猶豫片刻,沒有明确答複。清算餘黨?東廠和錦衣衛的掌權人,一個是王振的侄子王山,一個是王振的心腹馬順,難道他們也要誅殺?
群臣看朱祁钰猶豫不決的态度,滿腔悲憤,王振一黨禍亂大明到如此地步,都要亡國了,不誅殺何以平民憤?一定要誅!
恰好這時,錦衣衛指揮馬順跑出來阻攔,态度蠻橫。這不是撞在槍口上麼,群臣正怒火難耐,見狀一哄而上把他打死了。
群臣還不解恨,嚷嚷着向朱祁钰要王振的心腹毛貴、王長随,太監金英看情況觸目驚心,就把毛、王從宮門的縫隙中推出來,也立刻被群臣打死。過了會,王振的侄子王山也被捆來,被衆人大罵。
群臣在殿上動武,曆朝曆代恐怕也沒見過,什麼儒家禮儀,都一邊去吧!這就是明朝曆史上著名的“午門血案”。
朱祁钰見殿庭上血迹斑斑,一片混亂,又見群臣們憤怒的樣子,心裡十分害怕,會不會殃及到自己?不靠譜的兄長真是連累了自己。于是,朱祁钰想退回宮裡去。
其實大臣們也隻是對王振及其黨羽憤恨而已,往日備受他們欺壓,如今皇帝被俘,讓大明顔面掃地,大臣們自然想找個出氣筒。
朱祁钰時年22歲,比哥哥朱祁鎮小一歲,監國時間短,政治經驗不足,處理朝政的手腕也欠缺,如果他逃跑了,下面該如何收場,如何平息衆怒?
這時,于謙上前拉住了朱祁钰的衣袖,請他宣告:“王振罪當誅九族,馬順等罪當死,應不予追究。”
朱祁钰照做了,并下令把王山押到刑場淩遲處死。
後來,王振黨羽陸續被抄家下獄,于謙等主戰派的正氣得以伸張。
03 朱祁钰登上皇位午門事件後,下一個重要問題是和瓦剌談判贖回皇帝,還是另立新君?
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才兩歲,危難之際讓幼主登基不妥,群臣有意讓朱祁钰繼承大統,聯名奏明皇太後,請朱祁钰即位安人心,“國有長君,社稷之福”。
《大明風華》中朱祁钰形象
大臣們無情地抛棄了明英宗朱祁鎮,瓦剌想挾皇帝要挾大明,做夢去吧!我們重立新皇帝,朱祁鎮還有價值嗎?
朱祁钰雖然監國,畢竟不是皇帝,權威性不足,發号施令縮手縮腳,現在是國家危難之際,必須上下凝聚起來,如果朱祁钰登上皇位,對上下團結一心抵抗瓦剌是十分有利的。
孫太後同意了群臣的奏請,先解決眼下當務之急吧,畢竟皇太子還是自己的孫兒,朱祁钰隻是代兄救國,皇位以後還是要還回來的。
當朱祁钰得知這個消息時,吓壞了,自己從沒有非分之想,卻被大家舉薦為皇上。按照祖制,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自己即位啊。
這裡說明一下,明宣宗朱瞻基僅有兩個兒子:朱祁鎮和朱祁钰。
《大明風華》中朱瞻基形象
朱祁鎮是孫皇後的兒子,朱瞻基很喜歡孫皇後,曾為了立孫氏為皇後,力排衆議廢了胡皇後。而朱祁钰是吳賢妃的兒子。
繼承皇位有“兄終弟及”的先例,但是有條件。首先,朱祁鎮要沒有兒子;其次,朱祁钰也沒有兒子,不能過繼給他。
然而朱祁钰并不滿足這兩個條件。
如果順利度過危難,哪天秋後算賬怎麼辦?皇帝的位置哪是随便坐的。
朱祁钰真心不想做這個皇帝,自己名不正言不順,再說兄長留下這麼個爛攤子,能不能保住北京城還難說。于是他再三推讓,并避讓到他的郕王府。
于謙正色地勸道:“我們是誠心推薦您即位,是憂國憂民,沒有私心,不要想多了。”
朱祁钰隻好接受了孫太後的旨意,于九月六日登基,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04 朱祁鎮歸來登基後,朱祁钰命令邊關将士不要聽信瓦剌的借口,如果瓦剌借朱祁鎮騙開關門、騙取财物,一律不要理睬。
于是瓦剌首領也先帶着朱祁鎮到宣府、大同喊門,都遭到失敗。
朱祁鎮很失落,沒想到自己被抛棄了,大臣們竟然不解救自己,似乎忘了他,連門都不開。
也先也很氣憤,自己隻是把大明當金主,重開貿易而已,先前王振削減馬價,打壓兩國貿易,對瓦剌打擊太大了。瓦剌沒有大明的茶葉、絲綢、瓷器、食鹽、鐵器、糧食,有的隻是馬,而大明什麼也不缺,還不想賣給瓦剌,這不是逼他們打仗嗎?現在抓了個皇帝,大明卻擁立新君,不承認這個皇帝了,白歡喜一場。
也先氣急敗壞,發兵攻打北京。于謙率軍全力抵抗,最終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于謙畫像
這時也先終于意識到朱祁鎮是個燙手的山芋,他不可能再成為皇帝,不釋放他沒法和大明好好談判,恢複朝貢貿易。
插幾句,大明奉行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體系,把周邊小國納為藩屬國,藩屬國雖然進貢物品,隻是意思一下,大明要回贈物品,價值遠大于進貢的價值,實際上是賠錢賺吆喝。
因此很多藩屬國見有利可圖,就頻繁地前來進貢,恨不得一年來幾次,順便夾帶些私貨來賣。長期下去,大明自然吃不消,就嚴格限制進貢的次數、數量、頻次。
同時因為海禁政策不允許民間自由貿易,所以大明和瓦剌出現矛盾。瓦剌朝貢太勤,朝貢人數虛報太多,大明吃不消,想打壓一下,結果引起瓦剌不滿,引發了戰争。
也先見無利可圖,就想放了朱祁鎮,結束這種敵對狀态,重開朝貢貿易。
朱祁钰原先當皇帝唯唯諾諾,如今大局已定、大權在握,就坐上了瘾,不想将皇位還給兄長,對接回兄長沒興趣,不斷地借蒙古人沒信譽為由搪塞。
人哪,一旦坐上了高位,就下不來了,就好比你當慣了總裁,再讓你去做個部門經理,你願意嗎?
但随着事情的發展,也由不得他了。
也先不斷派人來北京,并把貢馬送到大明境内。大臣們也對他施壓,王直等人要他迎回英宗,朱祁钰很不高興,說:“我本來不想做這個皇帝的,還一再推讓,是你們讓我做的。”于謙說:“皇位已定,怎麼會有别人?”
朱祁钰見最信任的于謙都表态了,隻好派人接回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被俘虜一年,終于回來了,但是回到北京後,卻被軟禁在南宮。朱祁钰為了防止他與舊臣聯系,對他嚴加防範,甚至将南宮的樹木全部砍伐,防止有人越過高牆與他聯系。
雖然如此,但不得不說朱祁钰是位好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物盡其才,重用于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
05 朱祁鎮複位,朱祁钰結局很悲情坐穩皇位後,朱祁钰有了易儲的想法,想廢了朱祁鎮的皇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為太子。
當時群臣是站在朱見深一邊的,但是朱祁钰費勁心機,不停地試探和賄賂朝臣,終于如願以償,在1452年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可是天不遂人願,第二年朱見濟夭折,朱祁钰備受打擊。
雪上加霜的是,有的大臣信奉正統,認為皇位應屬于英宗一系,鐘同站出來不怕死的說:“太子死了,可見沒有當皇帝的命。”意思是違背天命朱見濟才夭折的。人家獨子死了,鐘同卻說出這種話,朱祁钰大怒,鐘同被下獄杖死。
朱祁钰後來幾年一直沒有生出兒子,在景泰八年時突然得了重病。
1457年正月,朱祁钰信任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背叛了他,趁他病居南郊齋宮,發動了“奪門之變”,把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重新請上了奉天殿的龍椅。
《大明風華》中朱祁鎮形象
朱祁鎮複位了,為此他苦苦等了八年,受盡冷眼和磨難,再不能把皇位弄丢了!
第二天,于謙等人以謀逆罪名而被蒙冤處死,朱祁钰被廢為郕王,并被軟禁到西内永安宮,一個多月後,離奇死亡,死因不明。
很多史書都沒有記載朱祁钰死因,但是《罪惟錄》記載:“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明人陸釴《病逸漫記》也說:“景泰帝之崩,為宦官蔣安以帛勒死。”
帝王去世通常稱為“駕崩”,朱祁钰被廢後去世,史料稱“薨”,可見朱祁鎮不承認弟弟這個皇帝,甚至賜谥号為“戾”,稱“郕戾王”。這不是尊谥,是一個惡谥,表示朱祁钰終身為惡。
朱祁鎮對弟弟是憤恨的!
當年朱祁钰撿漏當了皇帝隻是臨時的,雖然力挽狂瀾救了大明,他應該感激才對,但是朱祁钰卻不念兄弟之情,非但不解救他這個兄長,還不想接他回來,以緻讓他飽受淪為人質之苦。
自己奇迹般地回來了,朱祁钰卻霸着皇位不還,把自己軟禁多年,所幸自己總有貴人相助,重新奪回皇位,天命啊!
朱祁鎮每當想起這些,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所有的賬都是要清算的!
在我們看來,朱祁鎮對唯一的弟弟做得有些絕,比較起來,朱祁钰對他實際上還算不錯的。
朱祁钰做了八年皇帝,卻不明不白地死去,按親王禮被葬在北京西山,是明朝遷都以後,唯一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墓的明朝皇帝。
直到成化年間,曾被朱祁钰廢掉太子位的明憲宗朱見深,迫于朝臣的壓力,才為朱祁钰平反,下诏恢複朱祁钰帝号,重新定了谥号,并下令按帝陵的規格修飾陵寝。
文:十裡桂花(關注我,給你講更多有趣的曆史故事。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