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的記載見于《山海經·北山經》。北山的山系中有個灌題之山,“匠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其中多磁石”。這是較早關于磁石的記載。比《山海經》成書稍早的《管子》亦有相關記載,《管子·地數篇》:“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山上有鉛者,其下有銀…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東漢高誘解釋說:“石,鐵之母也。
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也,亦不能引也。”透過“慈石”的命名,說明古人很早就已經認識了磁石吸鐵的特性。
《山海經》曾多次提到“軒轅”這個名字,如《北山經》上有“軒轅之山”,《西山經》有“軒轅之丘”,《海外西經》有“軒轅之國”。衆所周知,“軒轅”即指黃帝。黃帝為什麼叫軒轅氏”?原因在于他制造了指南車。《太平禦覽》卷七七二引《釋名》說,黃帝制造了車子,所以号為“軒轅氏”。“軒轅”二字,俱為“車”字旁,所以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黃帝所造的車子是指南車。
崔豹在《古今注》中說,黃帝與蚩尤作戰,蚩尤興起大霧,黃帝的軍隊不辨南北,于是黃帝造指南車來指示方向,終于戰勝蚩尤。而指南車能指示方向,主要正是靠磁石的功用。
黃帝造指南車的傳說,事實上說明我國古人很早就發現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因此這一神話的産生并非毫無根據,而是有事實基礎的。歐洲較早記載磁石的有希臘的泰勒斯(公元前六四一前五四六年)蘇格拉底(約公元前四七—?)等,他們的發現都略晚于中國。
磁石的記載,一方面說明中國當時的科學技術的确有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說明,《山海經》不僅僅是一部地理或神話書,它還記載了許多其他學科的内容,科學技術即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