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之間的語言交流,還多嗎?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告訴孩子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你的孩子根本不予理睬;當孩子鬧情緒、發脾氣時,盡管你耐着性子講事實、擺道理,但是基本沒有效果。
孩子為什麼如此地難溝通呢?
建議轉換一下角色來理解這個問題,假設你是孩子,當你遇到問題,情緒極度低落時,有一個人,他無視你的感受,甚至否定你的感受,隻是一味地站在高處指點和評論,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看重的是結果,而孩子在意的是此時此刻的感受。
當孩子不開心的感受遭到否認或忽略時,通常會變得更加難過。因此,尊重并接納孩子的感受是開啟溝通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曾經的小寶貝、小心肝,變成同住屋檐的陌路人,一邊是内心的失落,一邊是對孩子心理問題的擔憂。
之前,葉一茜也在微博上吐槽,和女兒森碟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葉一茜本想了解孩子看完電影之後的感想,沒想到,是這樣的:
真的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要多無語,有多無語。
仿佛一片熱忱,撞了一座冰山上。
網友們表示,葉一茜和森碟的聊天模式,像極了他們和父母。
著名主持人、親子教育專家王小骞曾總結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内心都要經曆4扇關鍵之門:感受之門、事件之門、成績之門、打招呼之門。
同樣的,在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也同樣存在着四扇大門。
當父母成功推開這4扇門時,就擁有了高質量親子關系的基礎。
第一扇門:傾聽之門
當你特别在意一個人的時候,傾聽反而變得不那麼容易。
因為你可能比當事人更加緊張和焦慮,希望第一時間幫助他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全神貫注的傾聽可能是對他最大的尊重。有時候,簡單的“嗯”或“噢”也好過頻繁地提問。
在我們安撫孩子的時候,并不一定要馬上找到原因,過多的詢問有時候反而會給情緒不佳的孩子更多的壓力,反而是傾聽會讓他們更加自然和放松。
傾聽,就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第一道屏障。
父母不會聽,孩子自然不會說。
善于溝通的父母,首先要做孩子語言的“翻譯官”。
第二扇門:關心之門
知乎上,一位媽媽講述:
“最享受的時光,是兒子放學後,拉着她滔滔不絕地分享,在學校裡發生的一切。
某某同學上課講話被罰站;誰誰今天沒來上學;體育課上,老師讓他們跑步,累成狗......”
媽媽表示,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她心裡似乎總有一個很難填滿的洞。
有了兒子後,她才漸漸明白。
小時候,家裡開了個雜貨店。
父母總是忙着進貨理貨、招呼客人,她告訴媽媽小花拿了她的橡皮擦,小強搶了扯了她的頭發,老師今天沒布置作業......換來的,總是媽媽的一句:
“我忙得暈頭轉向,不要拿你那些小破事來煩我。”
父母與子女之間,最傷人的莫過于此。
孩子的世界很小,父母眼裡“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就已經是他們的整個世界。
當孩子向父母敞開他内心世界的大門時,聰明的父母懂得找到進門的路;糊塗的父母,卻無形中,一次次讓孩子聽到“砰”的關聲門。
孩子的世界越來越大,父母的世界越來越小,千萬别讓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隻剩下成績。
把孩子的“小事”當成“大事”,才能真正架起親子關系的橋梁。
第三扇門:誇贊之門
如何贊美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不僅會自動屏蔽掉我們的要求,就連我們的贊美也會選擇性忽視。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我們通常喜歡用“評價式的贊賞”來表揚孩子,諸如“聰明”、“漂亮”、“完美”、“最棒的”……
這些詞太過空洞,一方面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的關注不夠走心,另一方面,孩子對自己其實有客觀的評價,過度的贊美隻會讓他們羞愧甚至灰心。
那是不是我們就不再誇獎他們了?
當然不是。
你隻需要把“評價式贊賞”轉化成“描述性贊賞”就可以了。
什麼是“描述性贊賞”呢?
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進而描述你的感受。比如,當孩子把他畫的畫拿給你看時,你可以這樣說:
“這幅畫你畫得很認真,我能想象到你有多麼的專注。”
“我喜歡你畫的這個太陽,它給我一種快樂、溫暖的感覺。”
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不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還幫助他們相信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從而有了繼續努力的勇氣和動力。
隻有父母善于鼓勵和表揚,孩子才願意袒露心聲。
第四扇門:孩子的心門
律政劇《黑色燈塔》中,作為法官的父親楊柏青,平常工作特别忙,每次答應兒子的事,總是因為工作食言。
久而久之,兒子在和爸爸之間,豎起了一道厚厚的牆,阻隔了爸爸的語言與示好。
有一天,兒子生日,爸爸帶着愧疚,提前了很久,和兒子約好,要好好給他過生日。
結果,那天又因為工作,耽誤了。
等他回到家時,已經接近12點。
爸爸帶着内疚,興緻沖沖地去廚房做好菜,把晚飯變成宵夜。
兒子躲在房間不出來,是媽媽做了好久思想工作,兒子才出來。
然而,坐到餐桌上,兒子一言不發,狼吞虎咽地吃着爸爸做的菜,隻說了一句:已經過了十二點,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又掉頭回房了。
其實,每個孩子的“心門”,從來都不是突然關閉的,也不會因為某件事,而将父母關在“心門”之外。
每次的無話不說,遭遇的都是溝而不通、視而不見、否定打擊。
漸漸地,最親的人,變得越來越陌生。
幸運的是,電視劇中的楊柏青懂得向同事求助,在同事的幫助下,他把兒子帶到法院,去親身體驗父親工作的環境。
從小到大一直渴望接近父親的兒子,在看過工作時的父親後,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回到家後,兒子打開心門,與父親和解。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
“當你需要咨詢時,你去找誰呢?
不是去找一五一十告訴你該怎麼做的人,你會去找一個聆聽者,那個你認識最善良、最寬容,最不想控制你的人。”
于孩子,父母就應該是這樣的人。
良好的溝通關系,就是親子關系的基礎。
父母要耳朵聽得見孩子,眼睛看得見孩子,喜也好,憂也罷,都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都值得鼓勵和贊美。
因為,孩子需要的,始終是:
父母的愛與接納。
總結
“聽”與“說”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但在當下許多家庭中,父母還會秉承“我說你聽” 的傳統觀念,這導緻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困難。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最大的障礙就在于,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平等的對話。
學會傾聽,與孩子共情比指責和說教更加有效。
當我們真的能夠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孩子,你會發現,隻有足夠的真誠和尊重才能夠打破壁壘,讓親子間的溝通越來越順暢,讓我們與孩子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來源 | 本文來源于男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