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2022年的高考生們大都已經知曉了成績,那麼接下來就是高校選擇和被選擇的過程。在這裡想要提醒的是,如果高考生有意向當兵,那麼以下二個階段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建議深入了解,不要錯過。
根據當兵這條路的特點,成長所需以及青年自身的情況來看,我認為“準高校新生”和大一階段當兵最合适,因為這二個階段雖然也有區别,但整體上呈現出以下4個特點:
一是年齡、身體等方面有優勢。
青年當兵,身體是根本。為什麼當兵的年齡有限制?我想這在于年齡越大,體質越差,還在于年齡越大,可塑性不高,但主要原因在于肩負的職責完成和落實的是否能到位的問題。
而“準高校新生”和大一階段,從體能、耐力、智力、反應能力等諸多方面來看,基本是人一輩子各個方面的巅峰。無論從自身綜合素質方面考慮,還是從追尋夢想出發,優勢不言而喻。所以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強調,當兵要趁早。
二是追夢路上成功率高。
當兵想圓夢,文化和軍事素質這2大條件是“硬杠杠”。整體上而言,文化功底越深,軍事素質越強,成功的可能性則越大。而每一位“準高校新生”,剛剛經曆了文化積累路上最大的考驗,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牢固、紮實且印象深刻的。但如果按常理來講,時間越長,遺忘的可能性則越大。
試想一下,如果“準高校新生”,當下立馬到部隊去考軍校,我想在文化方面根本都不必複習,因為軍考本身考的就是高中的文化知識點,而這些知識與學校所學内容都是同步的。如果當兵時間晚,甚至到了大2、大3再去,待到那時,高中的知識點還能剩餘多少呢?這是個未知數。
三是優待福利同步,且部分早享受。
當兵一定會享受優待福利,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準高校新生”被錄取後,屬于在校大學生當兵範疇,各種相關福利待遇與大學在讀的任何階段都一樣。比如說一次性獎勵金、家裡優待金、學費上的補償金、學籍保留、考研加分,或者是以後的免試讀本、考研等方面,與其它大學層次沒有任何區别。而且隻要當兵後重新回到大學,對學校或以後升學方面凡是涉及軍訓、軍事技能、理論方面的訓練、考核,會直接滿分。
四是成長過程中可選擇的空間更大。
當兵路上,其實存在很多的“變數”。比如說當兵成功考取了軍校,就不會回校複讀。再比如說2年後面臨退役或者說在部隊轉軍士這類情況,這都稱之為成長路上的變數。如果在“準高校新生”這個時間點去當兵,我認為可選擇的空間會更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當兵本身就是曆練與提升的過程,青年從做人到做事,從習慣到素質肯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是“退路”的問題,“準高校新生”即便不能圓夢,也可以回歸原點,繼續求學,接續成長。待那時年齡也不大,又當過兵,也享受相關的退役待遇,可謂一舉多得的事。
最後是社會生存問題,我認為大專生的大三和本科生的大四,要麼走直招軍士,不建議走義務兵。因為這個時間點,雖學有所得,但年齡大,如果當兵沒有更進一步退役,則會面臨婚姻、就業等社會現實問題。步步緊逼的情況下,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以上一直在講述“準高校新生”當兵最佳,其實大一期間當兵也相對不錯。但它與“準高校新生”當兵還是有一定的區别,最大之處在于入伍地選擇的問題。對于“準高校新生”而言,隻能從原戶籍貫走,而對于大一生來說,則也可以在大學所在城市報名。這意味着會面對優待金多少、将來在哪裡發展的問題。但無論怎麼說,都有了更多的選擇。
但因其比“準高校新生”多上了一年學,如果這二者一起當兵,一起考上了軍校,上軍校時都會從零開始。大一生正因為多上了一年學,等同于浪費了一年的時間,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好像“吃虧”了不少。歸根結底,這都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新兵季#
作者:永恒戰歌
專注于部隊生活題材文章創作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後查看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