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天團
崔海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
陳慧芳
山東省沂源縣人民醫院神經内二科
是什麼影響了血液黏稠度老百姓常說的“血液黏稠”,在醫學術語上稱為高黏稠血症,可簡稱為“血稠”,常見于中老年人群,可通過血液流變學檢查明确診斷。
血液流變學的指标很多,主要包括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等。全血黏度又可分為高切變率全血黏度和低切變率全血黏度。
影響血液黏稠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
血細胞性因素
如血細胞數量多少、大小、形态,紅細胞的變形性、血小闆功能等。
2
血漿性因素
如血漿蛋白,特别是纖維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纖溶活性等。
3
血管性因素
如血管長度、直徑和内膜光滑度等。
4
其他因素
如情緒、生活方式(包括吸煙、飲酒)等。
需注意,症狀有輕有重全血黏度和血脂的水平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有些血脂水平正常的患者,也會出現全血黏度升高。
但是,血脂中膽固醇的水平和全血黏度嚴重的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血脂水平高的人全血黏度的水平相對來說也會更高些。
血液黏稠的人不一定有症狀,很多都是通過常規體檢查出來的。
也有一些人有症狀,主要表現為晨起頭暈、不清醒,思維遲鈍,蹲着幹活的時候發生氣喘,還可發生陣發性的視力模糊。
這往往是因為血液黏稠損傷了毛細血管,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運送能力下降,導緻一些髒器功能失調;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毛細血管堵塞,使其周邊的細胞因缺血、缺氧而死亡,從而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
防治手段有不少西藥治療
可采用抗血小闆藥物,如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
同時治療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
中醫治療
中醫上雖無具體對應病名,但在曆代醫籍中,有一些類似本病的記載。
中醫認為,其主要表現為肢體困重、頭昏目眩等症狀,現代醫家将其歸屬“痰證”“濕阻”“胸痹”“眩暈”等範疇論治。
一般認為,其主要是因攝食過多,或轉輸、利用、排洩異常,使血中脂膏堆積,濁化而成為濕濁痰濁,浸淫脈道,使氣血運行障礙,髒腑功能失調,緻成本病。
中醫治療上,主要是活血化瘀、痰瘀同治。
藥物可采用麝香通心滴丸,其主要由人工麝香、人參莖葉總皂苷、蟾酥、丹參、人工牛黃、熊膽粉、冰片等組成,具有芳香益氣通脈,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其可用于中醫辨證的氣虛血瘀證,症見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神倦乏力等。血液黏稠患者長期口服麝香通心滴丸,可減少血瘀氣滞,緩解症狀。
1 飲食
有些食物如苦瓜、芹菜等,能改善全血黏度,應适當多吃。但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動物内髒、肉類等,會使全血黏度升高,因此要适當少吃。
2 運動
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黏度,推薦如慢跑、遊泳等中等程度的運動,其他如氣功、太極拳等較和緩的中國傳統優勢項目也有積極作用。
3 調整心态
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态。
專家簡介
崔海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
兼任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心律學會)委員、上海心律學會青年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醫學會心血管病專科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介入心髒病學分會委員等。
長期從事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療工作,擅長房顫、房撲、早搏、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藥物和手術治療。
|本文首發:家庭用藥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