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10點,龍華區中心醫院六層兒科病房内,單親媽媽小夏(化名)忙着整理衣物,一旁病床上6個月大的寶寶正抓着愛心媽媽們送的磨牙玩具,開心地瞪着小腿,醫護人員一逗,她咯咯地笑着回應。
就在兩天前,小夏抱着僅6個月的女兒走進觀湖街道松元派出所,稱自己現在無家可歸、身無财物,孩子又患有肺炎,希望把寶寶送給好心人士收養。陷入無助境地的小夏當時情緒幾近崩潰。
經過兩天救治,孩子病情已基本穩定。
所幸,區、街道、社區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掀起一場救助6個月寶寶的愛心接力,紛紛為困境母女籌集救助金,采購生活物資,聯系醫院。
經過兩天的治療,孩子病情穩定,小夏的焦慮情緒也得以緩解。
緣起:
單親媽媽求助民警,無家可歸身無财物
“這兩天以來,街道、社區各個部門都在為這對母女想辦法,幫助他們找尋孩子的父親、聯系醫院以及協調各種社會救助等。”曹紅飛是觀湖街道觀城社區婦聯主席,自從得知小夏母女的情況後,她就一刻不停地在各種對接聯系。
據悉,7日上午,松元派出所将小夏母女的情況反饋至觀城社區婦聯後,觀湖街道婦聯與觀城社區婦聯便立即成立個案小組,前往松元派出所了解情況。
民警、街道、社區多方聯動,幫助困境媽媽尋找解決辦法。
“我們了解到,小夏其實是一名非婚生育的媽媽。一周前,她帶着女兒同男方從湖南來到深圳打工,剛到深圳,男方就失去了聯系,小夏找尋孩子父親無果,自己又沒有收入,加之孩子生病,隻好求助警區。”觀湖街道婦聯主席黃妙玲向記者透露。
考慮孩子身體狀況,小組成員與警區警官、小夏當下商量決定,先将孩子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治療。
于是,3名街道婦聯工作人員,2名社區工作人員帶着小夏和寶寶來到龍華區中心醫院,5人分成2個小組,一組帶着小夏和孩子挂号看醫生,一組聯絡醫院,尋求救助通道。
接力:
多部門緊急聯動,愛心媽媽成立“臨時救助隊”
沈思敏是龍華區人大代表,也是觀湖街道社會組織促進會會長。
7日晚,接到求助信息後,她幫忙對接醫院、慈善會等有關部門進行救助的同時,也在小區媽媽群裡發布了這樣一條求助信息:“我這有個特殊救助,母親獨自帶着6個月大的孩子來到深圳尋親無果,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開支了。孩子湊巧得了肺炎,鑒于特殊情況,現對外征集一些常用的生活物資,小孩用的奶粉尿布衣物等。”
很快,群裡的信息便響個不停。
“我這裡有尿不濕,還可以拿一些衣服玩具”“我有6個月寶寶喝的奶粉,小小心意,祝願寶寶早日康複”“我也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希望小寶寶快點好起來”……社區愛心媽媽們連夜捐款捐物,整理打包小孩的衣物、生活用品、奶粉等物品,并組建了名為“6個月孩子救助臨時群”,将小孩接受救助的情況第一時間進行分享。
經過一晚上的愛心接力,在街道派出所,觀湖街道婦聯和觀城社區婦聯,醫院以及各方公益力量的共同救助下孩子住院期間的治療費和生活物資得以解決。
愛心人士為孩子捐贈的物資。
8日一早,街道婦聯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陪同小夏和孩子一起來到醫院,安排小夏母女住進了醫院兒科住院部,開始接受治療,醫院還為小夏安排了心理援助服務。
工作人員向醫生詢問孩子病情。
在病床前,看着寶寶撲閃撲閃的小眼睛,大家很是動情,“這個小孩真的太可愛了!”
于雅莉和邵麗萍是龍華區中心醫院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成員,這支由醫院各科室骨幹、專業力量組成的院内心理志願服務隊在醫院承擔起了為病患疏解心理壓力的工作。據他們介紹,小夏母女住院以來,服務隊就一直關注着她們的情況,為安撫小夏母女,醫院還協調兒科護士對孩子進行專門的照看陪護,引導媽媽正确調适心态,消除内心的焦慮與不安,也堅定了小夏帶着孩子走出暫時困境的決心。
孩子得到救治的信息讓很多關注此事的工作人員放下心來,也讓當時參與救助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社工和社會愛心人士們感到欣慰。
經過兩天的治療,孩子病情緩解,并具備出院條件。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武瑩 曾廣霖
通訊員:劉月萍
編輯:閻建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