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第三年,重置了中國商業的基本面,也讓原有的一些商業趨勢加速發生。
4月19日,萬達集團拿下北京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的整體經營管理權,合作方式為輕資産。其中,5月1日,藍色港灣管理權将全面移交給萬達,為期20年;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則更名為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未來将落位第四代萬達廣場全國旗艦産品。
曾經,多次開業失敗的北京卓展購物中心更名為藍色港灣,如今又轉到萬達集團名下,它能起死回生?
多次變更投資方與運營方
藍港五顆松店位于五顆松地區,南臨長安街,西臨西四環中路,總建築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
該項目是北京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的一部分,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由五棵松體育館(現冠名為樂視體育生态中心)、寫字樓、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商業街等構成,最初物業的開發者是華熙國際投資集團,其中的購物中心就是目前的藍色港灣,該商場最早的曆史要追溯到2007年,近10年來商場換了三輪投資方、六輪操盤團隊。
資料顯示,2007年華熙國際投資集團開始籌備該商場,當時項目命名為“華熙長安MALL”,定位為“京西奢侈品消費中心”,華熙國際請來曾操盤過杭州大廈、深圳萬象城等知名項目、被譽為“百貨一姐”的厲玲擔任項目總經理,計劃2008年年底開業,但未能實現。
随着厲玲的挂印而去,2009年,以邬揚明為首的運營團隊接手該項目,更名為華熙樂茂購物中心,項目定位調整為京西娛樂、休閑的集中地,成為家庭體驗式消費中心,招來主力店太平洋百貨,實現部分開業。
但好景不長,2010年,華熙樂茂第三次更換運營團隊,項目由王新民為首的“賽特系”新團隊接管,雖然商場新引進耀萊成龍影城主力店,但經營一直未能進入正軌。
2012年,大本營位于東北的卓展集團收購華熙樂茂,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但“北京版”卓展購物中心始終難以複制在東北市場的成功,2012年和2013年,卓展購物中心先後兩次宣布開業,都未能實現整體開業。但2012年以來在反腐敗政策的影響下,北京奢侈品消費急劇下滑,卓展高端零售業态的客群受到嚴重沖擊,加上項目所處的區位條件并不理想,周邊缺乏甲級寫字樓和金融商務區,不具備做成奢侈品購物場所,業績自然無法保證。
在這種情況下,卓展集團在市場上尋求将項目出售,2015年底,由藍色港灣母公司接盤北京卓展購物中心的消息得到坐實,藍色港灣成為了該項目的主人。
萬達如何整合資源
多次易主,這個位于北京西四環與長安街沿線交會處的商業項目,仍被消費者稱為“五棵松卓展”。
那麼萬達,有能力,讓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再次火爆嗎?
從近年萬達以輕資産模式拓展的情況來看,萬達具備盤活存量商業項目的能力。比如,萬達商管與華南城在深圳龍崗的合作,就是一個根據城市發展的區位功能轉換需要,将原低效式微走向沒落的工業原料批發市場改造和轉換為購物中心,進而煥發項目活力的經典案例。而北京雙橋萬達,更是萬達商管盤活經營不善的商業地産項目的又一代表性案例。
而位于北京西四環與長安街沿線交會處的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其南臨長安街,西臨西四環,與凱迪拉克中心隔街相望。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環境中一直沒有太大起色,長成了一棵帶病的“小老樹”,并在近年多次更換運營團隊甚至整體易主,和與其一街之隔卻十分火爆的華熙LIVE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2017年華熙LIVE創立之前,彼時,很多購物功能都轉移到了線上,線下更多的是休閑文化娛樂的體驗,五棵松卓展仍是以大量的零售品牌專賣店的形态為核心,雖然有餐飲、影院的輔助,但其整體商業模式對消費者吸引力較弱。
但僅一條馬路之隔的華熙LIVE将傳統零售比例壓縮得很低,将文化娛樂體驗、競技體驗作為核心内容,這種商業模式符合當代人休閑娛樂的目的,所以華熙LIVE異常火爆。
最重要的是,對一個商業面積34萬平方米的建築進行資源和結構改造,難度不小。因為五棵松卓展中心一直都是一個百貨的結構,内部結構改造,外立面改造,場景改造等需要硬投入,還需要好的操盤手,調動足夠的資源,從而才能把購物中心盤活。
不過,出水才看兩腿泥。購物中心是個長跑行業,拼的是資源,拼的是實力,拼的是耐力。所以,萬達這種全能型、資源型企業,能否讓五棵松卓展中心起死回生,需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