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回清朝當官,不懂些職場規矩可能分分鐘就會被殺頭了,首先怎麼稱呼自己就是門學問。
君臣之間怎麼稱呼?不知道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岚》的朋友有沒有發現,劇中王剛扮演的和珅在面見皇上時自稱是“奴才”,而紀曉岚則自稱為“臣”,都是同事,這自稱怎麼還區别對待呢?按理說,身為漢人的紀曉岚要比身為滿人的和珅地位低啊?難道是編劇搞錯了嗎?
恰恰相反,“奴才”一詞,雖含鄙意,卻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個特殊的位置,是一個榮耀的存在。清朝規定,給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滿臣,便要自稱“奴才”;如果是漢臣,則要自稱“臣”。漢臣如果自稱為“奴才”就算是“冒稱”,也就是說“奴才”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上的,漢人如果自稱“奴才”那是不夠格的!
滿洲人入關前,大體處于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社會,雖然占據了中原,但奴隸制的胎記并未完全退去,嚴分着主奴,滿臣奏事時要自稱“奴才”的典章制度就是一個很明顯的體現。所以“奴才”這個詞,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如“臣”體面、有尊嚴,但實際卻是一種滿洲人主奴之間的“自家稱呼”,這就有點像情侶之間打情罵俏,“你這個小笨蛋”“瞅你那個傻樣兒”,因為愛你,所以“罵你”,你懂得~
皇帝的自稱一般為“朕”或“我”。其中“朕”比較偏向書面語,“我”則更多用在日常口語裡。特别是在滿語的場合,由于滿語是不分“朕”和“我”這兩個詞的,所以皇帝都自稱為第一人稱的“bi”,即滿語的“我”。如果是面對太後或者太上皇,皇帝自稱一般為“我”、“臣”、“子皇帝臣”、“臣我”。
同事之間怎麼稱呼?繼續以和珅和紀曉岚為例,在影視劇中,這二位被塑造成了歡喜冤家、死對頭,紀昀直接稱呼和珅為“和大人”,放在真實的清朝,怕是欠妥的。
《禦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之和珅
大人在古代有三層意思。第一是成年人,與幼兒相對應,這種用法我們現在還用;第二種用法是晚輩對長輩,現在一些老派的人給父母寫信,依然說“父親大人”“母親大人”;第三是有德望的人,《論語》裡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裡的“大人”就是指有德望的人。
到清朝,大家稱官員為大人才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上到宰相下到九品小吏,皆被稱呼為大人。
民初徐珂認為“大人之稱,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撫有之,康熙末,則施之于欽差大臣也。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亦大人。編、檢得差,七品亦大人。至光緒末,則未得差之編、檢及庶吉士,并郎中、員外郎、主事、内閣中書,皆稱大人矣。外官加三品銜或道銜者,無不大人,久之,而知府、直隸州同知亦大人矣”。
和珅和紀曉岚兩人是上下級的關系,和珅位居中堂,中堂在清朝是對大學士的稱呼,位同宰相,而紀曉岚呢,官卑職小,雖然進了翰林院,但是乾隆在位時連一個協辦大學士(大學士的副手)都沒當上,根本就沒資格跟和珅分庭抗禮,按照規矩他一見和珅就得磕頭,和珅坐着他隻能站着,所以曆史上紀曉岚應該會禮貌地稱呼和珅為“和中堂”。
紀曉岚畫像
下屬在面對上司的時候,一般自稱是“卑職”,不同官位自稱也有所區别,比如:州縣等官見了上司自稱卑職,知府對上司自稱卑府,道台對上司自稱職道,藩臬對上司自稱司裡等。上司對下屬不能呼名字,稱之曰“老兄”,自稱兄弟,但下公事時,在劄示渝貼上,則稱之曰“該府該縣”,但口頭上則呼之曰“某大哥”。
(完)
-參考資料-
《滿族的稱謂與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