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
更新时间:2025-02-21 23:34:09

先秦經典中常出現“大人”、“君子”和“小人”的稱謂,那麼這些稱謂各指的是哪些人呢?這些稱謂又有哪些特定含義呢?下面筆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先秦經典中的大人)1

筆者認為,“大人”接近于聖人,是得中道的人。《周易·乾卦》第二、五爻的爻辭皆有“利見大人”的說法。卦有六位,其中二爻位是下卦中位,五爻位是上卦中位,二、五兩爻皆得中位,且爻辭皆言“利見大人”,說明“大人”最起碼是得中道之人,言行中庸,不偏不倚。孔子在《易·乾卦·文言傳》中進一步具體闡明了“大人”的概念。子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大人”可作為對君子的尊稱,但真正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大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人”接近于聖人,非道德修養高深的人,不能得其稱也。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先秦經典中的大人)2

“君子”是對古代貴族的泛稱,是地位的象征。古代貴族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五級,士以下為平民。士以下的平民庶衆是不能稱為君子的。“君”的本義就是執權杖而發号施令者。“君”從尹從口,而“尹”從又握杖。《說文》:“尹,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君”字從尹從口,表示他是在衆尹之上地位最“尊”的“發号者”。“君”原指諸侯國國主,引申而泛指統治者,即大小貴族。做為貴族,一般都會接受較好的教育,懂得和注重禮儀,故“君子”又有了節禮遵道的含義,是故把有道德修養的人稱為“君子”。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先秦經典中的大人)3

“小人”是和“君子”相對的概念。在古代,“小人”不是指道德敗壞的人,基本不含貶義,隻不過是指地位相對低下,道德修養相對不高的人。具體講,古代小人有三種:一是指平民及以下的被統治階級;二是貴族中,地位相對低下的人在地位相對高的人面前的一種自稱;三是指少不更事的年青人,尤其是小孩。孔子言“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則不孫,遠則怨。”這裡的“小人”即指小孩。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先秦經典中的大人)4

《禮記·曲禮上》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當然不是絕對化的,但卻是當時社會的客觀而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由當時的生産力水平和社會生産關系共同決定的。作為統治階級的貴族,雖然觸犯了刑律,或可以特赦,或有權宜,如繳納一定數量的贖金以适用“贖刑”。而作為被統治階級的“庶人”(小人),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根本沒有條件達到“禮”的要求,所以“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是完全正常的。小人迫于生計,不得不處處為利着想,無可厚非。所以後世之人要正确認識和理解古代的“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和特點,不可以今非古,脫離曆史環境。

道德君子和小人的區别(先秦經典中的大人)5

(本文由子夏故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