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大丈夫”是一種對理想人格的稱謂。是否能成為“大丈夫”,并不是由個人的功業大小所決定的。評判“大丈夫”的根本标準,在于其對“道”的認知與堅守。不光道家有“道”,各家都有“道”,隻不過對“道”的理解都有不同。但是不論是道家、儒家還是佛家,“道”都代表着他們追求的一種至高境界。比如孔子就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足可看出儒家思想對“道”的追求。道家自不必說,《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一種比較常見的理解就是說“道”如果可以言明就不是永恒常在的道了,可見道家之“道”的懸念。佛家經典《六祖壇經》也經常提到“道”:“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也可以從中體會到佛家思想對于修“道”、悟“道”的追求。
各家對“道”的理解不同,因此對“大丈夫”的具體要求也有所差别。
孟子強調“大丈夫”應有行道于天下的遠大志向,并始終堅守道義,立身端正,不受外在事物的影響。從孟子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儒家認為的“道”首先要有行道于天下的抱負,對于“大丈夫”的要求,主要都是通過行動來表現的,行為上要堅守道義,還要為人正直。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境遇中,内心對于道義的堅守始終如一,這樣才能成為大丈夫。
老子則認為“大丈夫”應舍棄浮華的禮儀規範,以無為的方式回歸樸實的自然狀态。道家對“大丈夫”的定義也深刻反映了道家“道法自然”這種核心思想。道,要效法自然,那行道的大丈夫當然也要回歸到自然狀态中了。
無論是按照儒家還是道家的标準,“大丈夫”都不是一個普通人随随便便能有的稱号,需要超正的三觀、極度的自律,還要有豁達的心胸。可能有人會覺得“大丈夫”雖然高尚,但是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已經不适用了;其實不然,如今的時代科技高速發展,很多人反而更向往那種心懷坦蕩、回歸自然的狀态。我們不一定需要“大丈夫”的名号,但我們依然需要“大丈夫”的心胸。心中有着執着的信念,才能夠堅定地生活,不容易被世俗所左右;更不容易因為個人得失而常常處在焦慮之中。“大丈夫”雖然也經常擁有着升官、出名這些世俗的欲望,但是在遇到不順之境時依然能夠泰然處之。如韓愈的好友李願所描述的“大丈夫”不得志時的生活狀态,至今仍為大衆所向往: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适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悔于其後;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之,我則行之。
——李願
意思是說:住在窮鄉僻野,登上高山眺望遠景;坐在茂密的樹蔭下過日子,用清冽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幹幹淨淨。山裡采摘的野菜,甜美可口,水裡釣的魚蝦,味道鮮美。起居沒有固定的時間,隻求舒适安逸。與其當面受人稱贊,不如背後沒人毀謗;與其享受物質上的快樂,不如精神上沒有憂慮。功名利祿不會束縛我,殘酷的刑罰不會觸及我;政事的好壞不理會,官職的升降不關心。這是沒有遇上時機的大丈夫的所做所為。我就要這樣去做。
這樣的生活狀态是如今多少人心中所向往的呀!即使生不逢時、境不順意,心還不能不為行所意,不卑不亢,回歸本心,這才是“大丈夫”的品格。
每個社會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君子就有小人,就是因為有了那些口蜜腹劍、卑鄙無恥的人才更能凸顯出“大丈夫”的高潔。
接下來就來了解一下這樣的人——“鄉願”。這個名詞十有八九您可能沒有聽過,多半也不會把它和小人扯上關系,甚至“鄉願”的字面意思似乎跟人都沒什麼關系。但其實“鄉願”這個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進程中用途也非常之廣。李大钊在《政論家和政治家》中就曾說過“中國一部曆史,是鄉願與大盜結合的記錄”,把鄉願和大盜相提并論;孔子也曾評論說“鄉願,德之賊也”,就是說鄉願就是道德道敗壞者。那什麼是鄉願呢?以僞善的方式在鄉裡之中博取良好名聲的人謂之“鄉願”。他們隻是在某些言行上表面合乎道義,以此博取世人的稱譽,而實際上放棄原則和操守,谄媚于人,同流合污。
“鄉願”貌似君子而實非君子,其言行表現,往往會混淆人們的道德判斷,構成對社會道德的極大破壞。
孟子也對鄉願有過描述:“閹然媚于世也者,是鄉願也。”(《孟子·盡心下》)指曲意谄媚世人的人,就是鄉願。實際生活中,在不熟悉的狀況下,我們其實是很難判斷一個人是大丈夫還是鄉願的。他們的行為看起來都是高尚和正義的,而隻有深交過才能夠知道他隐藏的欲望到底是什麼。與“大丈夫”深交,多少會受其影響,心胸日益會變得開闊;而與鄉願相交就為相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傷得刻骨銘心。正如漲潮所說:“黑與白交,黑能污白,白不能掩黑;香與臭混,臭能勝香,香不能敵臭。此君子小人相攻之大勢也。” 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
你我皆凡人,并不一定要成為“大丈夫”,但我們也可以像“大丈夫”一樣修身養性。因為秉持着堅定的信念,所以内心堅定、不焦慮,不為外界得失所左右,回歸自然,不忘初心;同時遠離鄉願,不與小人争短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