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廚電市場零售額469億元,同比下降0.5%,尤其是傳統廚電品類市場紛紛萎縮:吸油煙機、燃氣竈和消毒櫃市場零售額分别下滑3.8%、1.6%和13%。在行業下滑的大背景下,華帝股份的半年報卻異常亮眼: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上升17.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3億元,同比上升45.32%。為什麼在行業陷入下滑的背景下,華帝能夠以昂揚的姿态穿越新經濟周期,增速不減?文-段傳敏(戰略營銷觀察家)
經濟不可能一直上漲,正如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十年一個輪回,繁榮與危機總是交替出現。
進入2018年,中國經濟呈現出周期性變化。伴随着地産調控的加碼,中國家電産業經濟進入新的經濟周期。曾被視為一支獨秀的廚電行業,也迎來了拐點時刻。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廚電市場零售額469億元,同比下降0.5%,尤其是傳統廚電品類市場紛紛萎縮:吸油煙機、燃氣竈和消毒櫃市場零售額分别下滑3.8%、1.6%和13%。
在行業下滑的大背景下,華帝股份的半年報卻異常亮眼: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上升17.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3億元,同比上升45.32%。
為什麼在行業陷入下滑的背景下,華帝能夠以昂揚的姿态穿越新經濟周期,增速不減?
别人恐懼,華帝“貪婪”有人認為,廚電行業趨冷,是地産紅利期結束的必然結果。悲觀者甚至認為,買房子的越來越少,買廚電的人自然越來越少,由此得出結論,整個廚電行業觸碰到天花闆。果真如此嗎?
2007年,國家以價格補貼的方式,刺激家電行業的發展,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家電下鄉”運動。“家電下鄉”迄今已十年,根據家電十年左右的更換周期來算,2018年是電集中換新之年。經過十年的普及,現農村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産品的每百戶保有量已接近城鎮地區,進入存量更新為主的階段,部分品類已陷入滞漲,但空調和廚電的城鄉保有量差距仍然較大。
從改善型需求來看,人們對家電購置的順序通常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廚電。前三者的市場保有量趨于飽和,空調仍有多房間新增、換機的空間,廚電則存在整體換代的需求,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随着三、四線城市崛起,預計廚電行業将迎來下一波增長期。
巴菲特有句名言,“别人恐懼,我貪婪;别人貪婪,我恐懼”。在行業的寒冬時刻,很多企業會選擇用降價來換取生存空間。這其實是一種戰略“懶政”。輕易發起價格戰,本質上是對未來的“恐懼”。價格戰發起容易、收回難,一旦操作不慎,會讓企業陷入殺敵一千、自毀八百的窘境。如果說降價屬于積極自救,那麼更多的企業選擇了不作為。行業下滑狀态,市場競争更多地表現為零和遊戲,存量市場的競争更加殘酷,口中奪食猛者勝。事實證明了這一點,目前廚電市場加速洗牌,以低價為賣點的山寨品牌正在失去原有的市場,話語權逐漸向以華帝為首的高端品牌聚集。
華帝之所以逆勢猛增,關鍵在于其戰略的“貪婪”。在别人眼中,廚電行業處在寒冬期,而對于華帝來說,這是一次跑步超越的機會。沒有夕陽的行業,隻有夕陽的企業。寒冬期的洗牌,是一次市場格局與權力的重構,過程慘烈,但最終會誕生新的王者。當全行業都在精簡研發與營銷費用,華帝逆周期加強了研發與營銷的投入,在外界看來,華帝是在消耗過冬的“糧草”,但華帝認為,這是為用戶“投資”。為用戶“投資”,多大的力度都不為過。更何況,戰略轉型後的新華帝将目光投向一群年輕的品質消費者——所謂的智富階層。
一項數據顯示表明,廚電買家越來越年輕化,85後消費群體占比已超過一半,其訴求中,功能、質量等硬性條件占比30%,成套化服務、智能、品牌等軟性條件占比超過36%。與競争對手不同,華帝的種種“貪婪”行為是圍繞85後用戶訴求所進行的投資。在用戶投資上的“貪婪”,讓華帝成功度過寒冬期,實現了逆勢增長。
目前,廚電行業處在産業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天花闆之論仍言之過早。如果一葉障目、以偏概全,恐怕會對行業失去正确的判斷。
内部競争,雙生花開
從前文的行業發展态勢,其實可以得出兩條發展路徑:一是渠道下沉,走向廣袤的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一是産品升級、走向高端,聚焦品質消費人群。盡管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走前一條路,要經曆殘酷的價格戰洗禮,而後一條路,則需要強大的品牌力、産品力做支撐。兩條路都是艱難之路,不同的方向決定了不同的未來。
對很多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華帝的選擇是左右同步走,同時以另一個子品牌”百得”向左走。
定位為高端智能廚電的華帝作為一線品牌,主攻一、二線市場,以高端不貴為品牌訴求的百得則紮根于三、四級市場,華帝深耕存量市場、聚焦消費升級,百得主打增量市場、以性價比取勝,兩者戰略分工明确,之間形成了一種戰略互補關系。
在廚電一、二級市場品牌格局趨向穩定的情況下,市場容量巨大的三、四級市場成為各家廚電企業布局的重點所在。鑒于此,百得被華帝賦予了更為重要的使命:成為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的廚電龍頭老大。
經過多年的低調經營,百得的戰果不可謂不輝煌。今年上半年,華帝股份子公司百得廚衛持續增長,實現營收5.83億元,同比增長37.81%。其中,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8%,遠超中國上半年出口15%的平均增速。傲人的業績由1279家專賣店、3549家鄉鎮網點、135家KA店所貢獻。這說明,在大部分縣鄉市場,都可以看到百得廚衛的身影。
說起多品牌戰略,人們不自覺地想到内部競争。有人甚至斷言,華帝與百得雖然定位不同,但渠道趨同,内耗是一定的。
偉大的産品與品牌,大都經曆了内部競争的洗禮。“賽馬”是巨頭内部的競争常态,著名的案例有華為與榮耀,微信與QQ,口碑與餓了麼,尚品宅配和維意定制,四季沐歌與太陽雨。這也是巨頭們保持活力的競争法則。在與外部競争的同時,内部也在瘋狂搏鬥。強者的邏輯是,隻有做好了才有一個品牌,沒有人願意成為掉隊者。内部競争不僅鼓勵了創新,而且保持了市場高壓,激活休克魚。優勝劣汰不僅是自然法則,也是商業法則,騰訊如此,華為,阿裡也是如此。
雙品牌運作,在家電行業鮮有成功案例,而失敗的共性,大都因為兩個品牌定位不清、同室操戈等問題(當然也有運作機制的原因)。雙品牌成功的前提是清晰的定位區隔,這也是華帝堅持走高端、與百得形成區隔的原因。百得與華帝,這兩個定位迥異的品牌的内部競争與協同,成就了如今華帝的市場地位。
家電行業是一個渠道驅動的行業。有張有弛的渠道布局,讓華帝在市場上表現極其亮眼。除了傳統渠道的大力擴張,其電商渠道也是高歌猛進,上半年實現營收8億元,同比增長59.7%,産品客單價同比提升7.6%;工程渠道實現營收1.6億元,同比增長36.7%。渠道上縱橫捭阖,再輔以“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的現象級營銷,渠道效應倍速放大。
有人說企業成長有春天就會有冬天,有高速增長期就會有下滑期;也有人說,百年企業是不存在的,因為它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話有一定道理,但凡事事在人為。華帝的發展證明,企業隻要用心做好自己,穿越下滑曲線進入經濟新周期并非不可能的任務,持續高速增長有賴于兩大清晰的戰略和良好的執行:一、無論何時,不能停止對用戶投資;二、無論何時,不能忽視渠道的力量。
進入2017年,戰略營銷觀察者段傳敏将不定期寫一篇小文,關注C戰略,關注社群,關注中國智造。其實,三者都有一個共通點,第一個關注的是顧客。第二個關注的是人與人結成的顧客網絡所散發出來的無窮創造力,算得上是一種深層C戰略理念和模式方法,第三個則是當前中國企業必須邁進的方向,其實應該以前兩者為重要的前提。
“中國智造之星100”項目推進中,包括以下版塊:
“123家富有創新的中小企業”,
中國智造創新論壇,
走進中國高端制造沙龍、
中國智造系列叢書,
社群CEO互動分享(100位CEO說),
留言給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