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異物卡住的新聞,時不時就會進入我們的視線,有的寶寶就這麼離開了,結局無奈的讓人心痛。
那遇到異物嗆噎的情況,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喝水或者喝醋?
拍背?
還是直接用手摳?
錯!這些方法都不正确!
我們來看看正确的方法:
1、觀察
孩子被異物卡住後,會出現咳嗽、吞咽困難表現,如果孩子可以咳嗽,家長要鼓勵孩子咳嗽,通過咳嗽的力量将異物咳出來;
如果孩子已經不能咳嗽了,出現聲嘶、喘息、口唇紫绀和呼吸困難,或出現下圖的姿勢:
雙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想咳嗽但是咳不出來,就需要立即搶救,千萬不能耽擱。
2、1歲以内孩子的急救方法
- 家長采用坐位,将孩子放在膝蓋上,孩子臉向下,頭略低于胸部;
- 孩子頭部靠在家長前臂上,家長手拖住孩子的頭部和下颌;
- 家長前臂靠在自己膝蓋或大腿上,支撐孩子;
- 家長用手掌根部在孩子的肩胛骨之間,用力拍打最多5次,嘗試清除異物;
- 在進行5次拍背後,家長用一隻手的手掌拖住孩子臉部和下颌,另一隻手拖住孩子的枕部(後腦勺),同時将孩子翻轉過來;
- 使孩子的臉朝上,保持頭部低于軀幹;
- 在孩子胸部中央的胸骨下半部,給5次快速往下的胸部沖擊,速度為每秒1次;
- 重複最多5次拍背和5次胸部快速沖擊的程序,直到異物清除或孩子變得沒有反應。
- 如果孩子失去反應,應停止拍背,從胸外按壓開始進行心肺複蘇。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以上急救措施時,一定要抱緊孩子和保護好他的頭部,以防把孩子摔了。如果家長無法完成,可以請家人協助。
另外,要保證孩子的頭低腳高位置,方便異物沖出。
3、1歲以上孩子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 家長跪在孩子身後,雙手環繞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側緊抵孩子腹部,另一隻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快速沖擊孩子腹部。
- 一次操作後,若異物沒有被沖出,家長要立刻放松手臂,再次重複以上動作,直至異物被排除。
4、 千萬不能這麼做!
- 喝水或喝醋
如果孩子被食物噎住,這塊食物很有可能隻是卡在喉嚨裡,這時給孩子喂水,液體會讓食物發脹,可能會把異物和氣管之間的縫隙堵得更加嚴密。
- 拍背
不正确的拍背的方式會震動異物,有可能會使異物把氣管或食道之間的縫隙堵塞得更加嚴密。
- 用手摳
我們不能保證會把異物(尤其是表面光滑或是圓形的異物)摳出來,反而可能會把位置較淺的異物推向深處。
5、預防才是最關鍵的!
出現異物嗆噎很危險,預防很關鍵。
下面這些食物很危險:
- 果凍:果凍、布丁這類軟滑的食物,不僅非常容易被卡住,果凍含有大量添加劑,也不适合給孩子吃。
- 各類堅果: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孩子一般在4歲之前都無法掌握咀嚼的技能,所以他們很有可能嘗試把食物整個吞下。如果實在想給孩子嘗嘗堅果等食物,那就在确保不會過敏的基礎上,把堅果磨成粉末混到食物中,再給孩子吃;對于稍大的孩子,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咀嚼能力,把大塊的食物切成小于1厘米的小塊。
- 帶核的水果:如紅棗、葡萄、橘子、桂圓、櫻桃等,給孩子吃帶核的水果時,把果核取出。
- 小巧光滑的食物:孩子吃藍莓、糖果、巧克力豆等,要在家長的監督下食用。
- 黏性大的食物:年糕、湯圓、糍粑等食物,黏性大不容易嚼爛,不建議給咀嚼能力不好的小寶寶吃,大寶寶也要盡量少吃。
此外,孩子吃飯的時候,必須有家長密切監督,嚴禁邊吃邊玩,以及大人在一旁逗笑;
孩子哭鬧、玩耍或走動的時候,禁止給孩子喂食;
家長要把家中的小物件收好,不讓孩子接觸到,平時也要仔細觀察家中是否有缺少的小物件,例如紐扣、電池、硬币、針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和觀點。也可以把它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