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何看待紅米K系列的口碑吊打小米數字系列?這個問題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數碼圈的主流觀點,并且有數據證明。
根據小乙MAX的統計的數據,紅米K50電競版的銷量是5.01萬,紅米K50 Pro的銷量是4.14萬,小米12的銷量是1.85萬。
你可以看出,就算是旗艦機市場,大家也是甯願買紅米,而不是小米。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芯片的問題,骁龍8 Gen 1的功耗問題讓很多米粉望而卻步。
但是别忘了,紅米K50電競版同樣也是搭載骁龍8,但它的銷量卻比小米12還要好。這是因為紅米k50電競版的堆料更猛,在3000元這個價位上用上了120瓦快充,磁動力肩鍵,雙重VC液冷。
這些專門為遊戲體驗而設計的賣點,讓K50電競版彌補了骁龍8的不足,它至少對遊戲愛好者來說有購買價值的。而小米12除了小屏機身沒有更亮眼的地方,大家隻能關注到骁龍8的不足。
在我看來,紅米K系列的口碑吊打小米系列,意味着小米沖擊高端的方向真的錯了。不管是高端機還是性價比旗艦,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消費者有沒有需求,而不是手機廠商想不想漲價。
舉個例子,一加7 Pro為什麼可以“一發入魂”打入高端市場,就是因為它首創性搭載了2K 90HZ高刷屏,挖掘到了潛在的需求,而且一度是獨占賣點。在2022年,千元以上還有不支持高刷的安卓手機嗎?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小米12标準版的定價是2999元,而不是3999元,你也不會感到有違和感。因為哪怕是2399元的紅米K50,都有2K屏。而3699元的小米12,屏幕隻有1080P。
到底誰才是高端機?更貴的小米12到底額外滿足了什麼需求?答案是并沒有,除非你覺得小屏手機也是一個賣點。但是蘋果已經用兩代mini的銷量證明,小屏手機是個僞需求。除非預算不夠,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更傾向于選擇大屏手機。
總而言之,紅米K系列為什麼口碑比小米數字系列更好?性價比高隻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盧偉冰精準洞悉了米粉的需求,而且始終堅持性價比戰術,不像小米數字系列一樣左右橫跳。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一代年輕人接觸智能手機,大多數都是從小米開始的。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我是在QQ空間上看到了廣告,用799元的價格買到了初代紅米手機的首發。
如果你親身經曆過智能手機剛普及的時代,對小米這個品牌應該是有正面印象的。畢竟每個人都喜歡物美價廉的産品,而性價比正是小米的座右銘。
但自從喊出沖擊高端這四個字開始,小米給我的印象慢慢開始變了。我發現續航拉胯的小米9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産品,小米10的漲價讓人感覺好高骛遠,小米11的高開低走讓我重新審視這個品牌,小米12的中庸讓我感覺索然無味。
當年的興奮感消失了,剩下的隻有無趣。盧偉冰領導下的紅米品牌,反而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尤其是紅米K系列。除了K30 Pro沒用上高刷以外,每一代機型都剛好擊中了我的需求點。
隻能說,也許我們一直喜歡的,是“為發燒而生”的小米,而不是“全面對标iPhone”的小米。對此你怎麼看,歡迎一起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