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孫玉良
最近一則新聞上了熱搜,說的是985院校的畢業生開始湧入縣城“搶飯碗”來了。在人們的慣常印象裡,985、211象征着名牌大學,在這裡畢業的大學生都應該留在一線城市,至少也得是省會城市或地級市,何苦要來五、六線的縣城與“二、三本”的普通大學生搶飯碗呢?如果這麼說,其實那些“985、211”也憋屈,但凡有一線生路,誰不願意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呆着,窩憋在小縣城,你以為我很舒服嗎?
另外一條新聞也是一條憋屈新聞,說的是在深圳工作的某位女工,找了一份工作,每天要工作12小時,與社會完全隔絕了,就象一部機器一樣每天重複着枯燥的工作,連續幹了12天後,因與一位同事口角,忍受不住悲哀的情緒嚎啕大哭。本以為青春很美好,沒想到生活如此殘酷,連談個戀愛的機會也沒有。電視劇中的那些浪漫情節統統化為烏有,隻剩下一地雞毛在空中飛揚,不哭出來,非得患了抑郁症不可。
從這兩條新聞,引出一個話題,我們這一生到底該怎麼活?985大學生覺得到縣城憋屈,普通大學生覺得在工廠天天勞作枯燥,為什麼人生就這麼沒有趣味呢?許多專家說如今社會“内卷”嚴重,有份工作就不錯了,湊和着活吧;還有的将原因歸結為疫情,受疫情影響經濟滑坡了,下行了,員工不容易,老闆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更有的專家将原因歸結為“階層固化”,說中國形成仕途階層了,就像魏晉南北朝一樣,寒門難出貴子。總之說東說西,客觀原因很多,但拿不出解決的方案,空留一聲歎息。
專家們所談到的社會現象,确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之前有個著名的案例,一個北大才子成了豬肉狀元。他北京大學畢業,連五線城市小縣城也沒找到工作,跑回農村老家賣豬肉去了,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營生,不用上北大也會。但這個北大高材生不簡單,他殺豬掙了個豬肉狀元的名聲,給北大争了光。開始他也是很自卑的,不願參加北大的校會,覺得對不起從這裡學到的知識,但功成名就後改變了他的心态,他也能自豪地擡起頭來了。
孫玉良認為,不管是什麼學曆,隻是代表着你的一種學習經曆罷了。學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應用啊。如果學了不用,或不會用,那就是個書呆子,被人譏諷“百無一用是書生”。隻要學到了真本事,幹什麼并不重要,隻要你喜歡,你想幹什麼幹什麼。隻要能賺到錢,不犯法,幹幹淨淨的,随你所願。我認為掙錢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為了掙錢,不要把順序弄颠倒了。最好的工作,當然是你的興趣所在,同時這個興趣還能給你換來金錢。比如那些書畫家,用他們的作品換來錢,就非常好;還有那些作家,用他們的作品換來錢,也不錯。至于到工廠去,也沒有問題,隻要你喜歡。如果因為這份工作使你抑郁,那幹脆辭職,換另一份職業,沒必要憋屈自己。
人生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關鍵。人要有一種志向,你想幹什麼,要想清楚。人生就幾十年啊,最多不過百年,能夠工作的時間,從20歲開始算,幹到70歲不小了吧,也就50年時間。這半個世紀的時間,你有什麼願望要實現呢?實現了這個願望,就不枉來世一遭。聖人立德、立功、立言,青史留名。我們不是聖人,但也要做自己人生的導演和主演啊,不要稀裡糊塗地活着。有的人之所以抑郁,是因為他人生目标不明,又盲目與别人攀比,妄想别人怎麼活他就怎麼活,事實上人各有志,别人走的路并不适合你啊。所以會總覺得不如人。
人活着,要有一種良好的心态,積極向上的心态。苦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多想想好事,心情好起來,就會覺得生活很美好,陽光明媚。中國人,對人對物,要有一種道家的心态,佛家的思維,這并不是阿Q主義,而是清空心中的負能量垃圾,正面看待人世間的所謂苦難。同樣一件難事,看開了,就是一種磨砺;看不開,就是一塊過不去的絆腳石。樂呵呵地活,與人為善地活,多種善因,必遇貴人,那就會苦盡甘來,到達另外一種人生境界。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内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