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成年人
有什麼事不能擺在台面上講嗎?
有!“菊花”毛病犯了……
好吧,着實有點……你還是找醫生吧
老實說,對于有些人來說
肛腸疾病問題确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
甚至有些“諱疾忌醫”
“菊花”出血了就認為是痔瘡
到藥店買點膏藥随便“應付”一下就行
拉稀了就買點止瀉藥搞定
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到肛腸科看看
殊不知
有些症狀看似“小問題”
實際隐含重大疾病隐患
需到正規醫院專科門診檢查以明确病因
案例回顧:
27歲的小文(化名)躺在病床上愁眉不展,她怎麼也想不到,她僅僅因為腹痛就醫就被查出腸癌晚期,居然連手術機會都沒了。據小文回憶,自己半年前就開始出現便血了,隐約還看到一些粘液,但她并沒有在意,以為得了痔瘡,于是去藥店買藥膏塗抹。沒想到半年後便血沒好轉,還出現了肚子痛,她這才去醫院檢查,沒想到結果竟是這樣。想想年幼的孩子,她不禁潸然淚下……
醫生提醒
當身體出現一些疾病“信号”時
一定要提高重視,及早篩查!
就拿小文的例子來說
如果她早點去醫院檢查,結果就不一樣了
有些人可能擔心肛腸檢查太複雜太難堪
其實,肛腸科檢查并不麻煩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肛腸科常規的四大檢查
簡單快捷而有效
肛腸四大檢查
視診:觀察肛周是否有病變,在靜息狀态下肛外皮膚是否有紅腫、肛瘘、濕疹、裂口等,有無外痔突起或内痔外翻以及肛管形态異常。
指檢:觸摸肛内是否有病變。指檢又稱為“肛門指檢”,是肛門直腸疾病檢查中較為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指診是醫生用手指在患者肛門内進行觸摸,因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可靠性,可以及時發現肛門直腸的諸多早期病變,了解直腸腔中是否有問題,如乳頭瘤、息肉包塊、感染竈等。據統計,至少約有50%的直腸癌在指診時發現。
肛門鏡檢查:可清晰判斷痔核大小、個數,同時可判斷是否合并有潰瘍、裂損、肛乳頭肥大、出血點和腸腔内積存的異常分泌物等,這是對指檢的一個有效補充手段。
電子腸鏡:全方位探查全結腸病變,可以發現黏膜的微小病變,比如結腸炎、潰瘍、息肉、早癌等;還能進行鏡下治療,如息肉、早癌切除、止血、放置支架等。腸鏡檢查是醫學界公認的篩查結直腸癌的“金标準”,有時候能救命!專家提出,超過40歲的人都應該做一次結腸鏡檢查。況且現在有無痛腸鏡,為怕痛、易緊張的人群消除了顧慮。
知多D
做了腸鏡還要做肛門指檢和肛門鏡檢?
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因為腸鏡和肛門鏡屬于不同的檢查項目,檢查的部位不一樣,需根據不同的疾病作具體判斷。
首先,如果患者有肛門局部疼痛,或者局部症狀比較明顯,就算做了腸鏡沒有問題也需要進一步做肛門鏡檢查。
其次,肛門鏡下可以觀察齒狀線上下痔核形态和組織特點,進行痔的分類和分期,還可以清晰準确直觀到病竈,了解病情做出準确診斷,進行痔、肛瘘、肛周膿腫以及肛裂的鑒别診斷。
什麼情況下要看肛腸科?
1.大便後見廁紙染血,或大便時肛門滴血、噴血,或大便中有鮮紅色、暗紅色血液混雜,大便習慣改變。
2.肛門贅生物或大便時肛内贅物脫出,大便後肛内脫出物或可自行還納肛内,或需用手輔助還納肛内。
3.大便時肛門撕裂樣疼痛,或肛門下墜樣痛,或肛門、肛周脹痛。
4.肛門/肛旁腫塊伴局部疼痛、逐日加劇,或肛門/肛旁硬結反複破潰流膿、經久不愈。
5.肛門/肛周皮膚瘙癢、潮濕(膿性、血性、黏性分泌物沾染)、脫屑、皮疹。
6.長期大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大便幹結,便不盡感,大便次數減少,大便時間延長,長期口服“瀉藥”輔助排便。
7.慢性腹瀉,大便次數增多,糞便或長期不成形,或長期呈糊狀,或有黏液甚至膿/血性黏液混雜。
8.既往曾患肛腸疾病,近期相關症狀複發,應及時複診。
為了給肛腸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專業的醫療服務,惠州三院不斷引進多種先進診療設備,整合優勢專家資源,成立了肛腸診療中心,讓廣大患者告别肛腸疾病煩惱。肛腸診療中心專門設置了“私密診室”,實行專家一對一診療,為患者提供溫馨貼心的服務,歡迎廣大肛腸病患者前來咨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