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寫《過秦論》時說,“奮六世之餘烈”,秦國統一天下,是在六代人的努力下完成了。
漢朝的削藩,同樣也是三代人共同完成的,但大多數人隻知道漢景帝削藩導緻“七國之亂”,漢武帝依靠主父偃“推恩令”才削藩成功。
就像祖孫三代挖一口井,爺爺挖了十米,沒出水,父親接着挖,剛剛出水,兒子接着挖,剛挖幾下,水就湧上來了,于是人們都說,是兒子挖成功的。
其實并不是這樣,從高後開始,漢朝中央政府就開始削藩了,曆經文帝、景帝、武帝三代人,削藩才完成的。
漢文帝時,相繼發生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叛亂,之後,賈誼就給文帝上書,也就是著名的《治安策》,提出“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将諸侯國分割得小一點,這樣一個諸侯國的實力就不足以挑戰漢朝中央政府。
漢文帝雖然貶了賈誼的官,但是,他後面做的事,完全就是按照賈誼的策略來執行的,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文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趁機将最大的齊國分為七國,齊國、膠東、膠西、濟北、菑川、濟南、城陽,
七國之亂時,膠東、膠西、菑川、濟南四國皆參與吳、楚一方。
此外,漢孝文二年,割齊國的濟北郡為濟北國以封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又割城陽郡為城陽國以封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
但不久,濟北王劉興居反,兵敗身死國除,地入于漢為濟北郡。
漢文帝十六年,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為王,将淮南國一分為三。
孝文十六年,徙淮南王喜複故城陽。上憐淮南厲王廢法不軌,自使失國蚤死,乃立其三子:阜陵侯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勃為衡山王,陽周侯賜為廬江王,皆複得厲王時地,參分之。
漢景帝時,晁錯提出《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後來,因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常山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楚王劉戊犯罪,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
漢景帝三年,為了逼反諸侯王,來削奪封地,漢景帝下诏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
诏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殺了漢朝派遣到吳國的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
叛亂三月後被平定,除了楚國另立新王外,其他六國皆國除,并入漢郡。
同時,趁着平定叛亂的餘威,漢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邊郡歸朝廷所有,并進一步采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
景帝十三年,弟弟梁王劉武去世,将梁國一分為五。
“分梁為五國,立孝王子五人皆為王”,後梁平王有罪,“乃削梁八城……梁餘尚有十城”。
當然,漢文帝和漢景帝在削藩的同時,也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諸侯王(但此時的諸侯王非劉邦時代的諸侯王)。
春三月,立皇子德為河間王,阏為臨江王,馀為淮陽王,非為汝南王,彭祖為廣川王,發為長沙王。
夏四月己巳,立皇子榮為皇太子,徹為膠東王。
立皇子越為廣川王,寄為膠東王。
七國之亂被平定後,漢景帝采取一系列措施,
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征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禦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隻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這樣基本就成了大地主了。
到這個時候,基本上諸侯王的威脅已經消除了,大大加強了漢朝中央集權,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推恩令”,推恩令其實沒什麼神奇的,隻是賈誼《治安策》的翻版而已,但被很多人神化了。
像推恩令這種東西,如果是在漢文帝時期,有效果嗎?估計是沒有的,諸侯王手握重兵,你讓他們分割自己給兄弟子侄,誰會理你?
但是漢武帝時期的諸侯王,已經類似于大地主了,再也沒有實力挑戰皇權了,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序》載:武帝“制诏禦史:‘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名号。’”
《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将親覽,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史書上評價漢武帝用主父偃的推恩令削藩是這樣的。
“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馀焉”。
其實呢,看看這些被削的諸侯國,就知道都是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事了。
到了漢武帝之後而整個國家範圍内,“漢郡八九十”,也就是作為直屬中央的郡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0%——90%,
就是說,曆經三代人努力的削藩之策,基本上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