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說到千古愛竹之人,
就不能不提“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
他畫畫隻畫四樣——“四時不謝之蘭,
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他作了很多竹的畫,又寫了很多竹的詩,
今天我們再欣賞鄭闆橋的另一首詠竹詩。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首詩作于乾隆年間,此時鄭闆橋任山東濰縣知縣。
古人同榜考取的人稱為同年,
同年的父輩尊為“年伯”,中丞是個官名。
文題的意思就是:
在濰縣縣衙中畫了一幅《竹》圖,
送給年伯包括中丞,這首詩就題在此畫上。
上句已寫竹聲,通常都會接下來寫竹的風貌,
或者寫吟風弄月之舉。但詩人卻陡然轉筆,
由蕭蕭竹聲聯想到民間疾苦,真是時刻關心百姓啊!
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官員形象頓然顯現
接下來詩人不禁感慨:
我們雖然官職低微,但百姓的事情,
無論大小,都牽動着我們的心、
我們的情啊!鄭闆橋這是在誡勉自己,
也是在勸慰包括。
由竹到人,拓寬了詩的内涵,虛實相間,意味深長。
鄭闆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為官清正,從不欺壓百姓。
在淮縣縣令任上,時逢天災,
百姓顆粒無收,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情急之下,鄭闆橋自作主張,開倉放糧。
上萬民衆得以解救,
而他卻因此得罪了上司,終被罷官。
為了“民間的疾苦聲”,
他餞行了自己“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