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同姓的現象,在全國其他地方尚未有發現,為什麼這種現象單單會發生在四川呢?
“隔代同姓”的背後是“湖廣填四川”的世紀悲歌,是先民們背上的行囊,衣襟上的塵土,是匆匆踏上的背井離鄉之路……
湖廣填四川 油畫 劉遂海
“孩子跟誰姓”,對每個家庭都是一件大事。按照新頒布的民法典第1015條規定,孩子應當随父姓或者母姓。
但在四川犍為縣羅城、定文、壽保等地,卻有着完全不同的習俗,孩子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具體是怎樣的呢?
01 奇特的隔代同姓現象在四川當地,有很多家族保留着一種“父子不同姓,孫輩随爺爺姓”的奇特現象,比如父親姓李,兒子隻能姓郭,孫子再姓李,曾孫又姓郭......民俗學家把這種習俗稱作“隔代同姓”,放眼全國也隻有四川存在這種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在大邑和犍為等地至少有三個家族存在着“隔代同姓”現象。
湖北發現兩百年前《謝氏族譜》
“張吳姓”家族四川犍為的“張吳姓”系家譜所定。按照家譜規定,此家族從明朝初年開始就實行一代姓張,一代姓吳的規定,世代相傳,綿延至今。
根據記載,張吳姓”家族的老祖公和老祖母分别為吳萬一和張秀英,夫妻二人于明太祖洪武2年(公元1369年)從湖廣(今湖北省長江以北地區)麻城縣筲箕岩,遷徙到四川犍為縣羅城白鶴林。夫妻二人決定他們的後代實行一代姓張、一代姓吳的規定,并将其寫入族譜。
族譜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傳承!
“陶徐姓”家族四川大邑的“陶徐姓”家族,“隔代同姓”的習俗也是源于家規和族譜的約定,最初是始于清朝末年。
據家譜記載,“陶徐姓”家族的一世祖為陶宗伯與徐桂旭,他們的原籍都是湖廣麻城縣,清朝初年結伴入川。據族譜記載,陶宗伯的父親與與徐桂旭是莫逆之交,在入川途中,陶宗伯的父親病故。于是徐桂旭收陶宗伯為義子,并為其改名為徐諸子。
此後,徐諸子為了兼挑兩姓,約定子孫後代一代姓徐、一代姓陶,并将其定為家規,由此代代相傳。
字輩族譜傳承曆史,但很多人都已不知道自己的字輩。
“李郭姓”家族四川大邑的“李郭姓”家族,實行“隔代同姓”制度已經有300多年了,往前推算大概是始于明思宗崇祯年間。
根據記載,“李郭姓”家族的一世祖為李正春,在明末張獻忠屠川後從郫縣酸草河鬼打灣遷至現今的大邑縣蘇家場定居,并娶妻黃氏。黃氏前夫姓郭,對前夫郭某家仍然寄托着深情。
李正春為了迎娶黃氏,便與黃氏約定一族二姓,子孫一代姓李、一代姓郭,隔代而姓,并将此作為家規,世代相傳。
此外,在四川不少地方還有類似的隔代同姓家族,比如“李王家族”等。
02 隔代同姓背後的世紀悲歌
隔代同姓的現象,在全國其他地方尚未有發現,為什麼這種現象單單會發生在四川呢?這要從“湖廣填四川”說起。
衆所周知,在元末明初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四川遭遇了戰争和瘟疫的嚴重破壞,導緻人口銳減。因此,到了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出于發展經濟的目的,開始了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運動,将湖廣等富裕地區的人口分批遷往四川,四川民間稱之為"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就是這次“湖廣→四川人口遷徙”與“山西(洪洞縣)→河北山東人口遷徙”一起,共同構成了曆史上最有名的“中國人口大遷徙”運動。
在這次大遷徙運動中,由于交通不暢、信息阻塞,人們進行長途遷移非常不易。因此,人們往往以血緣或地緣關系結合而成一個群體,互相依賴,彼此照應,共同應對各種困難。
成都大邑縣新場古鎮
就這樣,不同姓氏的移民群體,一路同生共死,患難與共,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結下了極為深厚的情誼,甚至達到了“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程度。
當其中某一個姓氏人家後嗣中斷,出現香火無人為繼的情況時,另一姓氏家人就會義不容辭地把自己的後裔過繼給對方,甚至于幹脆把對方的姓氏冠在自己後裔頭上。
“被薄衣單鹽一兩,半袋幹糧半袋糠”,說的就是移民入川途中“三件寶”:鹽、幹糧、糠。
于是,久而久之,便在這些移民人家中形成“隔代同姓”的奇特現象,進而影響到四川本地人也開始逐漸接受并形成了“一族二姓”的習俗。
由此我們可以推知,這種“隔代同姓”的現象,正是中國人口大遷徙運動影響下的産物,是移民史在姓氏文化上烙下的生動印記。
成都具有湖廣移民風格的建築
03 結束語“隔代同姓”的背後是“湖廣填四川”的世紀悲歌,是先民們背上的行囊,衣襟上的塵土,是匆匆踏上的背井離鄉之路……
300年之後的今天,一切都已遠去,隻有仍在流傳的“隔代同姓”習俗,還在隐約講述着曾經的心酸、惆怅、艱辛、痛苦、悲壯……以及相互扶持的人間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