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這個藍色行星承載了無數生命的故事,人類的文明誕生于地球,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内,地球都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對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來說, 地球很大,但是又很小,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對于個體來說,地球很大,但是對于整個人類社會來說,地球很小。每個人終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就算現在交通這麼發達,想要完全走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對于人類文明來說,地球其實不算大,因為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蓋,剩餘的陸地也不是全部都适合人類居住,所以地球雖然很大,但是給人類居住的區域并沒有那麼多,并且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人類文明想要一直發展下去,地球上的資源肯定不夠用。
在我們的太陽系存在八顆行星,其中水星距離人類太遠,金星環境太惡劣,隻有火星适合人類探索,對于整個太陽系來說,八大行星也隻是整個太陽系的很小一部分,太陽系真正的“強者”是太陽——太陽系唯一的恒星。
我們在地球上感受不到太陽的龐大,但是可以從數據去感受太陽的巨大,如果把八顆行星的質量加在一起,再算上那些小行星,總質量也沒有太陽的1%,太陽一個天體占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這樣一對比,你就可以感受到太陽的巨大了,行星和恒星之間對比這麼懸殊,是因為組成恒星的氫元素和氦元素是宇宙中最多的兩種元素,其他更重的元素是這兩種元素在恒星中聚變誕生的,比鐵更重的元素會在超新星爆發或者中子星碰撞中誕生,這就決定了行星的體型比較小,因為行星本身就是恒星演化過程中的“副産品”。
這樣思考一下就會發現,行星的體積從根本上就不可能和恒星比較,那麼宇宙中最大的恒星有多大呢?和太陽對比如何?
首先,我們的太陽在銀河系中并不算太小,甚至可以說超越了大部分的恒星,銀河系内多數都是紅矮星,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都屬于中等體型的恒星了,不過對于恒星來說,體積很大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體積越大的恒星壽命越短,我們的太陽壽命在100億年左右,更大質量的恒星通常壽命更多,可能幾億年就會脫離主序星階段了。
曾經最大的恒星被認為是“盾牌座UY”,它是人類發現的最大恒星之一,半徑是太陽的1700倍,體積是太陽的50億倍!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龐然大物,如果它在太陽系的話,光球層會直接吞噬木星,甚至有可能抵達土星軌道。
不過因為盾牌座UY是一個紅特超巨星,它的密度很低,是一個“虛胖”的恒星,看似體積很大,質量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并且因為它的狀态很不穩定,一直在噴射大量的物質,這些物質形成了大量的氣體塵埃,包圍了整顆恒星,給科學家的觀測帶來了很大的誤差,以至于在一開始我們錯誤地估算了它的體積,根據最新的數據盾牌座UY的半徑可能隻有太陽的755倍,質量是太陽的10倍左右,雖然很大,但是算不上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恒星距離地球2萬光年,它就是史蒂文森2-18,目前的“恒星之最”,同樣是一顆紅特超巨星,它的半徑是太陽的2158倍,體積是太陽的100億倍,放在太陽系邊緣會吞噬土星,占據整個土星軌道。
史蒂文森2-18屬于疏散星團“史蒂芬森2”,這個疏散星團中有26顆紅超巨星,每一個都是龐然大物,不過這個疏散星團比較年輕,可能隻有2000萬年的曆史。像這樣巨大的恒星在宇宙中并不少見,大犬座的大犬座VY(2069倍太陽半徑);仙王座的仙王座MY(2061倍太陽半徑);船帆座的船帆座WY(2028倍太陽半徑),這幾顆恒星都是十分龐大的,體型很接近史蒂文森2-18。
史蒂文森2-18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恒星中體積最大的,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億億倍,可以裝下1億億個地球!但是它的質量并不高。
目前質量最高的恒星是BAT99-98,位于大麥哲倫星系,是目前人類已知質量最大且最明亮的天體!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26倍,科學家認為這顆恒星在剛剛誕生的時候質量可能有太陽的250倍,在後續不斷丢失質量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我們觀察到的這些恒星隻是整個宇宙中的很小一部分,在宇宙中肯定存在更大更重的超級恒星,神秘的宇宙還有很多的未知等待着我們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