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5000年曆史看山西,這是因為山西的晉南曾是最早被叫做“中國”的地方,上古大帝如堯舜禹都曾在晉南生活、建都。随着文明的發展,晉南又陸續建立了夏、古魏、晉、虞等古國。可以說,在晉南的一些縣市遊走,不經意間,你可能走進的就是一個曾經的古國遺迹。近日,在晉南中條山下的绛縣,筆者就走進了一個曾是2000年前的晉國古都護城的小山村。圖為小村内的一個古城門。
這個村子叫裴家堡,以前是一個自然村,因為村民較少,現在已經和南城村融為一體。據村裡76歲的文保員徐澤榮介紹,在裴家堡村南側的山坡上,曾建有春秋時期晉國早期的都城“車廂城”。為了守護都城,城下建了三個城堡,用來屯兵、種糧。圖為村内古城牆下,村民種植的幾株果樹和芍藥。
“這個村的村民是從聞喜裴柏村的裴氏家族遷移過來的,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就是聞喜當地的望族,在上下兩千餘年間,先後出過59個宰相,遷到這裡的據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徐澤榮介紹,在裴氏遷來前,這裡還不叫裴家堡,而是晉國都城的三個護城城堡之一,“車廂城存在了84年,後來都城遷到了侯馬,這裡才逐漸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地方,裴氏遷來的時間或許更晚一些。”圖為徐澤榮老人站在裴家堡村内向筆者介紹。
目前的裴家堡保留着一段高約5、6米的城牆和東西兩個城門,城牆均為黃土夯就,城門則是在城牆下挖出窯洞,然後用方磚砌成。因為曆經2000多年的歲月,磚砌的城門應該不是春秋晉國時的原物,而是人們在後來重修的。圖為裴家堡村的東城門。
東城門的南側,土城牆保留相對完整。在徐澤榮老人的引導下,筆者沿着城牆遊覽,看到城牆的下方,有一些沒有窯門的窯洞。“這些窯洞大多數是村民挖的,用來存放家用物品或者用來飼養牲畜,現在村裡住的人少了,牲畜不養了,窯洞也就廢棄了。”徐澤榮老人說,十幾年前,有人挖窯洞時,曾在城牆下挖出兩個漢墓,震驚了不少人。
“我們這裡的墓穴都是平地挖坑,在城牆下出現古墓葬,還都是窯洞式的,在當地就顯得很稀奇。”老人介紹,發現的時候,其中一個墓穴裡的屍首還完好地躺在棺床上,頭發都還在,專家從墓穴裡挖出了金屬牛頭、銅鏡等陪葬品進行分析,說是漢代的平民家族墓葬。圖為城牆下的一些窯洞,右側的窯洞就是兩座古墓之一。
在一座被幹樹枝堵住洞口的墓穴前,筆者透過狹小的縫隙看到,墓穴的四壁畫有壁畫,窯洞穹頂上圈有精美的磚雕,但不論是壁畫還是磚雕,即便在沒有保護的環境下,經曆了千年的時間,顔色都還非常豔麗。圖為透過縫隙拍攝的窯洞墓穴中的壁畫。
“另一個墓葬的壁畫比這個還要好,挖出後,當地文保人員揭下後拿到了博物館進行保存。”徐澤榮老人說,兩個墓穴裡有價值的東西被珍藏和保護後,這兩個墓穴就這樣一直放在城牆下,村裡的居民就把它們當做了一般的窯洞,有膽大的就把家裡的雜物放了進去,當做了儲物間。圖為另一孔墓穴裡雜亂地堆放了一些村民無用的物件。
徐澤榮老人介紹,裴家堡作為一個護城城堡,原本就不大,後來晉國都城遷移,城堡變成了村莊,但居住在城裡的人一直不多。近年來,村裡人外出打工,原有的老房子沒人居住,已經顯出頹勢,“前兩年,南城村被确定為古村落,老房屋隻能維護不能拆除,所以你今天還能見到一些有年代感的老屋。其實,作為曆史的見證,像裴家堡這樣的千年老村,的确需要保護起來,給後人留下一些實物見證。”圖為村内的一個老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