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四川
“砍杩槎,放水啰!”從巍巍雪山奔流而下的岷江水,萬馬奔騰般向天府平原浸潤開來。
4月5日,“2019中國·都江堰放水節”正式舉行。今年拜水節以“古法截流,傳承放水”為主題,還原古法截流和傳統祭祀,再現放水盛況。這也是都江堰市獲“三遺”城市殊榮後首次放水。
原版再現綠色河工技術
都江堰放水節始于古代的歲修制度,而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所以長盛不衰、永續利用,也在于它兩千多年來保持了嚴格的歲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節,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使用竹籠、杩槎等築成臨時圍堰,修外江時攔水入内江,修内江時攔水入外江,清明節内江灌區需水春灌,便在渠道舉行既隆重又熱鬧的儀式,拆除攔河杩槎,放水入灌渠,這個儀式就叫“開水”,放水節也因此得名。
本次活動原版恢複古法截流的河工技術,嚴格遵循了傳統祭祀儀程,再現兩千多年前的放水盛況。此舉為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奠定了基礎。
放水節引領旅遊人氣
都江堰市充分運用“旅遊 ”的思維,因時、因地創新旅遊看點,讓都江堰旅遊産業發展有了更多創新空間和營銷目标市場,推進了都江堰市假日旅遊産品“自主研發”。此外,都江堰旅遊也正通過豐富旅遊産品,改變單一的門票經濟模式,推進旅遊産業化,通過“旅遊 ”,讓都江堰旅遊實現從景區式觀光邁向全域體驗式旅遊。
除清明放水節外,都江堰市還陸續推出國際瑜伽節、西部音樂節、雙遺馬拉松賽等主題活動,涵蓋文化體驗、體育體驗等多個闆塊。
據悉,都江堰市将于今年5月舉辦第十六屆北京世界華人籃球賽,屆時将有全球華僑60餘支隊伍約2000人參賽,這也是此項賽事首次在蓉舉辦。
向世界遞上新名片
據介紹,都江堰市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市域内的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大熊貓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是全球極為少見的“三遺”城市。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在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中國水利文化源遠流長,早在4000多年前,以大禹治水為代表的水利文化史,幾乎都與都江堰有關系。
以水為媒,以全球視野為導向,構建全域旅遊空間格局,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水文化淵源流長,恩波德水,水靈潤城,為都江堰市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化生态旅遊城市注入了無窮活力,也為該市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